篁竹的拼音
发布时间:2025-10-09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篁竹的拼音:huángzhú。
引证解释:
竹名:晋戴凯之《竹谱》:“篁竹坚而促节,体圆而质坚,皮白如霜粉,大者宜行船,细者为笛。”
竹丛:《汉书·严助传》:“臣闻闵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
韩愈《送区册序》:“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馀家。”
“篁”,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huáng,最早见于楚系简帛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篁”的基本含义为竹林,泛指竹子,如幽篁、修篁。在日常使用中,“篁”也常做X词,表示竹名,如篁笋。
“篁”,初见于楚系简帛中,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篁”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竹”,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zhú,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
“竹”的基本含义为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如竹子;引申含义为指竹制管乐器,如金石丝竹。
在日常使用中,“竹”也常做名词,表示竹简,如竹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