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县级市和县有什么区别和优点(县级市和县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5-10-09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县级市***是在符合国家设市标准的较小地域内设立的城市***。

2、 县级市一般是由县属镇发展设立或撤县建市设立的,一般有较强的农业地区行政管理的色彩。

3、 县级市***在国家行政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在没有设立地区行政公署地方的县级市***,受省、自治区***的直接领导,并受地区行政公署的监督指导; 2、在没有设立或不再设立地区行政公署的地方的县级市,受省、自治区***的直接领导; 3、在实行地级市管理县、县级市体制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县级市***,受地级市、自治州***的领导。

4、 县级市***下辖乡、民族乡、镇***,也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

5、 ------- 县***是设立于农村地区的地方***。

6、 县***在国家行政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在没有设立地区行政公署地方的县***,受省、自治区***的直接领导,并受地区行政公署的监督指导; 2、在没有设立或不再设立地区行政公署的地方的县***,以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下辖的县***,受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直接领导; 3、在实行地级市管理县、县级市体制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县***,受地级市、自治州***的领导。

7、 县***下辖乡、民族乡、镇***,也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

8、 县***在必要的时候,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县***的派出机构。

9、 简单的说,县的经济一般是指农村经济,县级市的经济成分包括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由县到县级市有一定的标准,就是城市经济分量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具体标准如下: (一)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四百人以上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县人民***驻地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含县属企事业单位聘用的农民合同工、长年临时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有固定经营场所的镇、街、村和农民集资或独资兴办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城镇中等以上学校招收的农村学生,以及驻镇部队等单位的人员,下同)不低于十二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

10、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十五万。

11、 2、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80%,并不低于十五亿元(经济指标均以一九九○年不变价格为准,按年度计算,下同);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十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一百元,总收入不少于六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12、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13、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6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14、 (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至四百人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县人民***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十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七万。

15、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5%,并不少于十二万。

16、 2、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70%,并不低于十二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八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八十元,总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17、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18、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0%,道路铺装率不低于55%,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19、 (三)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以下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县人民***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六万。

20、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0%,并不少于十万。

21、 2、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60%,并不低于八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六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六十元,总收入不少于四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22、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23、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5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5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24、 (四)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设市时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自治州人民***或地区(盟)行政公署驻地。

25、 2、乡、镇以上工业产值超过四十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二十五亿元,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超过一亿元,上解支出超过50%,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的县。

26、 3、沿海、沿江、沿边境重要的港口和贸易口岸,以及国家重点骨干工程所在地。

27、 4、具有政治、军事、外交等特殊需要的地方。

28、 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地方设市时,州(盟、县)驻地镇非农业人口不低于六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四万。

29、 (五)少数经济发达,已成为该地区经济中心的镇,如确有必要,可撤镇设市。

30、设市时,非农业人口不低于十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

31、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五百元,上解支出不低于财政收入60%,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高于90%。

32、 (六)国家和部委以及省、自治区确定予以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财政补贴县原则上不设市。

33、 (七)设置市的建制,要符合城市体系和布局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地质、地理环境条件。

34、 (八)县级市不设区和区公所,设市撤县后,原由县管辖的乡、镇,由市管辖。

35、 设立县级市及地级市标准中的财政收入指标,将根据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涨情况,由民政部报经国务院批准适时调整。

36、 曾经在中国出现大规模县改市风潮,有些学者认为县改市的优点是: 1.不增加新的县级建制,有利于减少机构编制,减少管理成本。

37、 2.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整县改市条件下市域内既有城市经济,又有农村经济,可以较好地统筹城乡资源,实现城乡经济互补、优势互补及城乡社会大融合,特别是有利于以城带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38、 3.有利于避免切块设市带来的市县矛盾,在切块设市模式下,如果块切太大了,县域发展受到严重削弱,如果块切小了,市的发展没有足够空间,一段时间后市县矛盾日益尖锐,最终不得不再进行行政区划调整。

39、近年来大中城市郊县撤县设区大多源于此。

40、 4.有利于节约耕地,提高城镇规模效益。

41、 但现在国家基本上停止了县改市的审批. 县改市的主要缺点是部分地区混淆了城市概念,把大面积农村地区和大量农村人口列入了城市范畴。

县改市有什么好处

上一篇:佛山有什么地方好玩的景点 佛山旅游十大景点排名

下一篇:大学活动奖品买什么好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