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马钰的相关资料!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在30年代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有位校花,她名叫马珏。是北大教授马裕藻(幼渔)的爱女,人长得高而漂亮。

  马珏,浙江鄞县人,父亲马裕藻,母亲陈德馨。1903年父母双双考取官费留学日本,父亲在日本帝国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就读,母亲进日本目白女子大学学博物,经过7年苦读,一起毕业。1910年马珏出生于东京,在日本期间马裕藻曾与鲁迅等人一起听章太炎讲文字音韵学。1911年马裕藻回国后,担任浙江教育司视学。1913年至1915年任北京大学教授、研究所国学门导师,讲授文字音韵学。1921年任北大国文系主任,1920年8月6日,《鲁迅日记》云:“晚马幼渔来送大学聘书。”是两人共事于北大之始。

  马珏晚年在《女儿当自强》一文中,这么回忆着:“鲁迅先生一度在北大任教,与我父亲是同事,他们性格相投,过从甚密。鲁迅先生经常来我家做客,与父亲一谈就是半天。”在1925年间,年仅十五岁的马珏写下了《初次见鲁迅先生》一文,刊登于1926年3月的《孔德学校旬刊》上,那是马珏所就读的学校刊物。马珏晚年回忆道:“不久,鲁迅先生来孔德学校,读到那期《孔德旬刊》,我没想到,先生看到我那篇小文章后,十分高兴。他夸我写得好,说我写的都是实话。后来先生把它收进了他亲自编选的《鲁迅著作及其他》一书中。他还送书给我。过了几天父亲还带我去八道湾鲁迅家去玩。从那时起鲁迅先生到我家,常问起我;如果我在,便和我说几句话。我们还多次通信。根据《鲁迅日记》的记载,我向鲁迅先生请教的信和鲁迅先生的回信自1926年元月3日至1932年12月15日,通信持续六七年之久。1926年元月3日鲁迅先生在日记中写道:‘夜,得马珏小姐信。’这封信是我对元月一日先生寄赠《痴华鬘》一书的道谢信,信中也表达了对先生敬慕和渴望指教的热烈愿望。鲁迅先生总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他几乎每信都回。非常令人痛惜的是我珍藏的那些鲁迅的亲笔信,在30年代初白色恐怖中被烧毁了。”

  今查《鲁迅日记》中记有马珏者,共有五十三次之多,其中马珏给鲁迅信有二十八封,而鲁迅回信有十三封,另有送书。

  原文http://women.sohu.com/20090317/n262851141.shtml

马珏

上一篇:安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下一篇:电脑主机启动一下又灭一直反复怎么办 电脑主机启动一下又灭一直反复如何解决

其他文章

  • 正规月嫂培训班哪里有
  • 高考报名费多少钱 各省报名费汇总
  • 上海宾馆的价位
  • 2022年防溺水教育活动总结10篇
  • 鬼鲛经典语录
  • 计算机初级考试试题 计算机一级真题题库及答案
  • 感恩父亲的句子有哪些
  • 小学生最火的趣味运动会项目
  • vip钢琴陪练一节课大概多少钱
  • 兴欣战队全部成员名单是什么
  • 江西科技工程学院是正规大学吗
  • 铩羽而归是指什么意思
  • 2018中星6B免费详细参数
  • 正月二十三善财童子有什么寓意善财童子是什么
  • 《小兵张嘎》主要人物有哪些
  • 全反射临界角公式
  • 什么是MHL线
  • 英语中有哪20个元音
  • 同三高速公路介绍
  • 大学新生准备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