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诗言志是哪一本书提出的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尚书》

《尚书》是中国靠前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其中《尚书·尧典》中提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诗言志是《尚书》提出的。《尚书·尧典》中记的舜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意思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歌是唱出来的语言。完善譬犹使人负剑,而求其寿也。

清华简

2008年7月,清华大学从香港文物市场抢救回一批珍贵的楚地竹简,简称“清华简”。楚地出土的战国时期竹书清华简是《书》类文献的第三次重要发现。

清华简对于《尚书》学史研究的重要价值的主要体现

一、《尚书》文本的重新解读

《尚书·康诰》之“康”,马融、王肃、孔颖达等学者解释为国名,而郑玄、江声、皮锡瑞主张是谥号,两种说法相争达千年之久。清华简《系年》第四章云“(周成王、周公)乃先建卫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余民”,说明“康叔”“康侯”“康诰”之“康”皆源于康丘。《尚书》佶屈聱牙,“于六艺中最难懂”。清华简的面世,为文本解读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尚书》文体学研究

过去我们把“诰”,理解为“自上对下”的训诰,但从清华简《尹至》《尹诰》看,伊尹为臣,他可以“诰”汤。可知“诰”体有“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方式。大盂鼎、毛公鼎等铭文中“令(命)”,包括赏赐、册命、行往、征伐等丰富的内容。清华简《祭公之顾命》名义上是“命”,却带有训诰的性质。清华简《芮良夫毖》似《书》似《诗》,体例杂糅。清华简《成人》,近似于《尚书·吕刑》之体。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虽属于《书》类文献,但文体切合“小说”的特点。以清华简《保训》《命训》为依据,可管窥“训”体之特征。这些带有原生样态的文献,使我们对《尚书》“因事而立,体例不定”的文体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体认。

或称“六体”,或言“十例”,不过是后儒对《尚书》体例的归纳与总结。借助出土简帛文献,摆脱后世《尚书》文体观念的藩篱,重新发掘先秦《书》类文献典、谟、训、诰、誓、命文体的原生态特征,则可展现其所承载的多样的文体功能。

诗言志

上一篇:japanese怎么读

下一篇:学生公交卡怎么办理 学生公交卡办理流程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