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纵观辛弃疾这首作品,最经典的莫过于靠前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种醉卧沙场的豪迈,历来为人所称道。整首作品的靠前组关键词,就是“醉”与“梦”。也就是说,在这句之后的那些豪迈,“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秋点兵”都是醉后的梦境罢了。

然而梦虽然“虚”,其实也“实”,实实在在反映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勇猛***敌。不仅如此,辛弃疾也确实有驾驭“的卢马”、力挽“霹雳弦弓”的武功和气魄。他多么希望能够终其一生,去“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是酒酣之后,梦醒了,却不得不面对“可怜白发生”!无限悲凉,无限怅惘!

作者辛弃疾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金熙宗天眷三年)五月十一日(1140年5月28日)卯时,祖上为狄道人,自始祖辛维叶时迁居济南历城。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在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后“累于族众”,无法南下,遂仕于金国。尽管如此,辛赞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他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不断亲眼目睹***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养成了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在他出生前的十三年,北宋遭遇了最惨痛的靖康之难,中原沦于金人统治,辛弃疾的家乡也被占领。在金人的残暴蹂躏下,号泣动于乡里,嗟怨盈于道路,人民过着屈辱生活,这就是辛弃疾所处的不幸的时代。

辛弃疾心里更清醒,自己一生的初心是什么,最大未了心愿在那里。颤颤巍巍端着灯盏,来到书房,取下挂在墙上的宝剑,用衣袖轻轻拂去剑鞘上几丝尘埃,放在桌上。使劲一抽,一柄寒光凛冽的宝剑呈现在老眼昏花的辛老太爷眼前。辛老激动万分,热血沸腾。为证实宝刀真的未老,他用激动得有点哆嗦的手,小心翼翼将有些昏暗的油灯挑拔了两下。光线更亮了些,心爱的宝刀仍旧铮光闪亮,寒气逼人,它还在默默等待着主人拿上它,挥马疆场,***敌四方。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上一篇:数字媒体技术好学吗

下一篇:钢琴家郎朗的真实姓名是啥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