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八佾”亦作“八溢”或“八羽”,拼音bā yì,释义: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佾,舞列,纵横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古代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使用的舞蹈规格,为八行八列,故称其“八佾”。
出处:
1、《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朱熹集注:“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2、《汉书·礼乐志二》:“千童罗舞成八溢。”颜师古注:“溢与佾同。佾,列也。”
3、南朝·宋·王韶之《开封府君歌》:“堂献六瑚,庭舞八羽。”
4、唐·杨炯《盂兰盆赋》:“铿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佾。”
造句:
1、十月五日举行的台北祭孔大典与往年不同,佾舞及雅乐演出由六佾变为八佾,即由六行六列三十六名。
2、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论语·八佾》记下了孔子对文舞代表作《大韶》和武舞代表作《大武》的评论。
上一篇:电动车车架号是什么在哪里看
下一篇:吴太伯世家发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