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的意思: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就一定会招致被怨恨的灾祸。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表记》

相近诗词:

1、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释义】:(自身的)美德无法向他人索取,(远播的)美名不可能是虚假造作。

【出自】:楚·屈原《九章·抽思》

2、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实者所以信其名,而名者所以求其实也。

【释义】:徒有其名而无其实,它的“名”就不会广为流传;光有其实而无其名,它的“实”就不能流传久长。

【出自】:宋•苏轼《别策十二》

---宋·苏轼

这里阐述的道理是图虚名将得实祸,根本是求实。有了实才会有形象,有了形象则需进一步想着求实;如果没有实,再高、再好的形象也会被抛弃。

假的就是假的,骗人只能得逞于一时,“有名无实”的东西,一旦被人识破,就会遭唾弃,不再有人问津,因而它的“名”不会广为流传。既要循名求实,使名实相副;又要有实而求名,才能使其实扬名天下。

扩展资料:

《礼记》的哲学思想:

一、天道观

1、从天的自然义角度看,天可泛化为天地中各种自然现象,和由几种基本元素构成的宇宙,而人仍然参与其中。

2、天对人而言,是神性的超越性的存在。

3、天道是人道之所从出,故天道是人所仿效的榜样。

二、宇宙观

古代超越性的天道,已逐步内化为内在的心性,外在的宇宙结构与生成,已经不是关注的重点。

即使有某些遗迹也并非采取对象性的认知的路数,而是体恤、体认,或杜维明所云的“体知”的路数,将之作为人解读和领悟的对象。

三、人生哲学

1、自我关系中的内省。

2、社会历史的延续。

3、出于对超越的天道的领悟。

口惠而实不至

上一篇:青春的梦想作文800字(青春的梦想)

下一篇:教学评价怎么写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