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口诛笔伐的意思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口诛笔伐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出自宋·陈亮《畏羞于君子》。

口诛笔伐的近义词:

大张挞伐:大规划地攻击讨伐,也指对人进行攻击、声讨。

口诛笔伐出处:

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 墦间识者羞。”

成语:

1、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2、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3、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

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

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

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

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

口什么伐成语

上一篇:超体女主变成了什么

下一篇:别克英朗国产还是进口?

其他文章

  • 怎样制作照片墙
  • 导游怎么读英语
  • 莫名我就喜欢你吉他谱超简单版(莫名我就喜欢你吉他谱)
  • 海普诺凯1987奶粉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
  • 情人节388元红包是什么意思
  • 莆田火车站最晚的公交车是几点
  • 热空调调到多少度最热
  • 主角颜值超级高的都市小说推荐
  • 挚诚的意思是什么
  • raver在酒吧是什么职位
  • 60v电动车充电几个小时
  • 小英雄雨来最后咋死的
  • 沙坪坝区邮编
  • 2019年宁夏高考志愿设置及志愿填报方案
  • 中加偏旁组成新字
  • 草字头加竹念什么
  • 机械键盘银轴和红轴哪个好
  • “北京烤鸭”用英语怎么说
  • 吊坠的寓意
  • 遵义师范学院教务系统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