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症状:出苗前或刚出土时易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成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

原因: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条件,其中以低温影响最大。

防治:在水稻秧苗1-2叶期时,可以使用奥力克50ml+大蒜油15ml,兑水15公斤喷雾,5-7天使用1次,连喷2次。

一、水稻立枯病的症状

1、芽腐:该症状一般在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会变成褐色,病芽会扭曲、腐烂而死,种子或芽基部会出现霉层。

2、针腐:该症状一般发生于幼苗立针期到2叶期,病苗心叶会枯黄,叶片不展开,基部变成褐色,有时叶鞘上还会产生褐斑,病根也会逐渐变为黄褐色。

3、黄枯、青枯:该症状主要发生于幼苗2.5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叶色变得枯黄、萎蔫,成穴状向外扩展,秧苗基部与根部容易被拉断。在天气晴朗时,幼苗会迅速表现出青枯,心叶及上部叶片会出现打绺现象。

二、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原因

1、气候条件

低温、阴雨、光照不足都是导致立枯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其中低温对于水稻的影响最大,在低温条件下幼苗的抗病能力会降低,有利于病害发生。

2、侵染循环

水稻立枯病属于土传病害,主要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导致,一般依靠菌丝和后垣孢子在多种寄主的病残体及土壤中进行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会产生分生孢子借助气流传播,侵染危害。

3、秧苗素质

丝核菌和镰刀菌都是水稻立枯病的病源菌,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当天气不良和管理不当导致秧苗生长弱、抗性降低时,水稻立枯病就会危害秧苗,因此秧苗素质差、生长弱是发生立枯病的直接原因。

三、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1、在水稻秧苗1-2叶期时,可以使用奥力克50ml+大蒜油15ml,兑水15公斤进行喷雾,每5-7天使用1次,连喷2次即可。如果想要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在进行喷雾时可以每15公斤水加叶面肥25ml,发病中后期可以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100ml+大蒜油15ml进行喷雾,3天使用1次,连喷2-3次即可。

2、一定要精心选种与晒种,提高催芽技术,防止种子受伤,提高种子生命力和抗病力。

3、种植水稻应在气温稳定通过6C时进行,不能盲目抢早,播种密度以300g/m为宜。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种植者会为了节省农膜等生产成本,以及考虑到出苗率、使用插秧机等原因加大播种量,要注意播种量不管如何加大都不能超过500g/m。

4、平时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练苗等环节的工作,这样可以提高幼苗抗病力,防止和减轻立枯病、恶苗病发生。

立枯病

上一篇:网络用语ptsd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什么兄弟一个成语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