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

  导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虽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其中汉语的语法就是汉语当中的一门学科。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欢迎参考!

  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谓语+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我从美国来。|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你往前走。|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动词+动词/形容词

  (1)动词+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我看见他了。|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饭做好了。|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处所词语+来/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来/去+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事物词语+来/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动词+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去在句末

  他走进教室来。|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一本书。|他拿出一本书来。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

  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去前:

  你拿出书来!

  11.程度补语

  形式:形容词+极了/得+不得了/死了/坏了/得很/多了

  他高兴极了。|我累得不得了。|我饿死了。

  12.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

  形式:动词+得/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

  13.情态补语

  形式:动词+得+非常/很/比较+形容词

  (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

  他跑得很快。

  (2)动词后带有宾语的形式:

  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

  汉语他学得很好。(宾语提前)

  他汉语学得很好。(宾语提前)

  14.时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1)持续性动词的三种形式: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重复动词)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动词+时间+宾语)

  汉语我学了一年。(宾语提前)

  (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动词+宾语+时间)

  (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

  我等他等了十分钟。(重复动词)

  我等了他十分钟。(动词+人称代词+时间)

  (4)副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重复动词前边:

  我学汉语只学一年。/我学汉语要学一年。

  15.动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数量)

  形式:动词+动量词(主要是次、遍、下)

  (1)动词+动量词+事物宾语:

  我看了一次电影。|他看了一遍课文。|

  (2)动词+人称代词宾语+动量词:

  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6.存现句

  形式:处所词语+动词+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17.动态助词了

  形式:动词+了

  说明: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与时间无关):

  昨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了。

  明天我吃了早饭去学校。平时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18.语气助词了1

  形式:了在句尾。说明: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19.语气助词了2

  形式:了在句尾说明:表示变化:

  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他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20.动态助词了+数量词+语气助词了

  说明:表示动作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习一年。(还要继续)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不再继续)

对外汉语教学视频

上一篇:书生意气的意思是什么

下一篇:王者荣耀录制开启不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