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学遇上古诗词,会有怎样的奇妙反应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俗话说:文理不分家。一个人只学数学是不行的,只学语文是不可能的。文理两者冥冥之中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
都说语文是感性的代表,数学是理性的代表。当数学遇上古诗词,会碰撞出美丽的数字诗:
《山村咏怀》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数字诗是将数字嵌入诗中,与其它词语组合,全诗融为一个整体。
诗人用“小学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一一道来,通俗易懂,仿若画面就在眼前一般。
《百鸟归巢图》宋伦文叙
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食。
杂数诗是诗歌的一种体栽。有以数字为题目的,有以数字嵌入诗句的,类似文字游戏。
此篇题目为何是「百鸟」?诗中自有答案。两个一、三个四、五个六、七个八之和即为百(1+1+3×4+5×6+7×8=100),这个规律你找到了吗?
《断肠迷》宋朱淑真
下楼来金钱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
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销。
上面这首诗你摸着门道了吗?找出隐藏的数字了吗?
数字隐藏诗即用猜谜语的形式将数字展示出来。朱淑真这首作品每句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恰好是“一二三……十”这十个数字。
《题秋江独钓图》唐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字诗顾名思义就是在诗中出现许多“一”字,所以同类项就是“一”字。“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为神奇。这样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使读者代入感极强。
《定林所居》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艇倚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复字诗是在每句诗中重复嵌用同一个字。这首诗中每句都有“溪”字出现,所以同类项是“溪”。
由于受字数限制,还有如:半字诗,全诗句句不离“半”字,但并不觉啰嗦、累赘,反而具有一种音韵美。还有宝塔诗它形如宝塔,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以上供参考。
上一篇:狐狸和獾的故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