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三字经的解释和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三字经的解释和意思如下: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三字经解析和解读

上一篇:社会公平正义的含义

下一篇:非机动车道标志

其他文章

  • 怎么加入电竞俱乐部
  • 2019年艺考全年考试时间表
  • 数学名言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 let后面加动词什么形式
  • 西北工业大学考研分数
  • 升学e网通是什么,如何使用
  • 长方形长宽高怎么量
  • 语言特点是哪些(语言特点有哪些方面)
  • 为什么VSCO注册不了
  • 如何在家自学高考
  • 幂这个字读什么
  • marvel漫画(漫威官方网站)
  • 西交大专业排名一览表
  • 什么的柳树词语aab式
  • am的复数是什么
  • 开一个小超市赚钱吗
  • 卡梭手表是什么档次
  • 养虎皮蛙一斤多少
  • 哥组词有哪些词语
  • 谁用英文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