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山书院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晋山书院应该是缙山书院缙山书院位于延庆区以东18公里处的古城永宁。
京郊延庆地区最有名的两座书院冠山书院(现在为延庆一小)和缙山书院(现为永宁幼儿园),均发轫于清代中期,算起来至今也已有二百来年的历史了。他在《书院琐记》中这样介绍缙山书院: 玉皇阁以东百余米,就是昔日“缙山书院”的旧址。书院坐北朝南,据历史记载,正门是栋颇为雄伟壮观的古式门楼,青砖磨缝,甬孔盖顶,玉带房脊,镌刻着“缙山书院”四个烫金大字。门垛前有方砖镂刻小篆,右边是“既聚坟典”,左边是“亦集群英”,意思是这里既收藏了古今的名著典籍,亦汇聚着成群的文武英才。可惜这些均在历史的尘烟中被毁失殆尽。书院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南北走向布局的两进院落之间,端详着青砖黛瓦的古色古香,悠远的古风古韵扑面而来。碧绿青翠的松柏杨柳,红绿相间的灌木花草,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图画,着实耐人寻味。缙山书院创建的历史背景书院,作为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藏书、供祭和讲学是书院的三大中心任务,办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清朝雍正时期采取鼓励书院发展的政策,书院迅速达到第一次繁盛期,太平天国运动后是清代书院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北京书院在清代达到了数量上的鼎盛,共12所,其中就包括延庆的冠山书院和缙山书院。缙山书院的创建人——胡先达胡先达的家族史,本身就是永宁文化,南胡北聂东赵西池韩半城,这句话是永宁独有,流传甚广。道光十四年(1834年),胡先达曾为道光二年壬午科进士、江苏吴县知县,最终官至贵州松洮同知(明清时官名,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的永宁地方士绅胡先达,引疾家中,协同当地富室,捐田集资,共折合白银4557两,买下已经裁撤掉的永宁县巡检署之地,在永宁阜民街创建了书院。因为城北边有主峰突兀巍峨的缙阳山(俗称佛爷顶,妫川八景之一——缙阳远眺即在此地),所以书院取名为“缙山书院”。
上一篇:成都文理学院的学费
下一篇:国税财务报表怎么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