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尼这个词在历史上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纳尼”最初起源于日语,是“何”或“什么”的另一种说法。它的发音类似于“nani”,一些学者研究认为它可能来自于江户时代的庶民语。江户时代指的是日本历史上1603至1868年的时期,是日本封建制度下的一个时代,也是日本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
在现代日语中,“纳尼”是一个很常用的单词,相当于汉语的“什么”或者“啥”。但是“纳尼”不同于正常的“什么”,它的发音略微有一些重音,更加强调感叹语气。
“纳尼” 是一个日语词汇,广泛应用于漫画、动画、游戏和日常对话中。很多中国年轻人也开始使用这个词,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它的意思。
日语(英语:Japanese;日语:日本語;日语假名:にほんご),又称日本语,为日本国的官方语言,母语人数有1.25亿人,使用日语的人数占世界人口的1.6%。
日语的起源一直争论不断,明治时代的日本人把日语划为阿尔泰语系,此说法已经普遍遭到否定,默·赫尔伯特和大野晋认为日语属于达罗毗荼语系,西田龙雄认为日语属于汉藏语系,白桂思认为日语属于日本-高句丽语系(即扶余语系),列昂·安吉洛·塞拉菲姆认为日本语言和琉球语言可以组成日本语系。有一种假设认为南岛语系、壮侗语族和日本语系可以组成南岛-台语门,即认为三者都有共同的起源。
日本古代不使用文字,至应神天皇时始自百济传入汉字。全部用汉字写成的《日本书记》的说法,“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少,口口相传”,到了应神天皇时代,百济国派阿直岐到日本。
285年,百济近肖古王时期的博士王仁把中国的《论语》、《孝经》等带往日本,是为日本接触汉字之始。
三国时代以后,汉字、汉文化正式大量传入日本之始。唐代时日本人发明了通行于女性之间的假名,官文为文言文,所以现代日本语受古代汉语影响极大。以昭和31年的《例解国语辞典》为例,在日本语的语汇中,和语占36.6%、汉语占53.6%,昭和39年日本国立研究所对90种杂志用语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了和语占36.7%、汉语占47.5%、西洋语占近10%的结论。
上一篇:山西省朔州市各区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下一篇:拉面里面的蓬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