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通解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原文】

不尚①贤,使民不争;不贵②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③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④圣人之治,虚⑤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⑥无欲⑦,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停顿】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1、尚:推崇、夸耀。

2、贵:重视。

3、见:动词,显示、炫耀。

4、是以:是,此;以,因;因此的意思。

5、虚:使动用法,使……虚。后面的实、弱、强同样。

6、知:奸巧的心智。

7、欲:贪婪的欲望。

8、智者:自作聪明之人。

【疏义】

1、不尚贤。

贤,谓世俗之贤,辩口明文,离道行权,去质为文也。(河上公注)

2、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除嗜欲去烦乱也;怀道抱一,守五神也;和柔谦虚,不处权也;爱精重施,髓满骨坚。(河上公注)

虚其心所以受道,实其腹所以为我;弱其志所以从理而无所撄,强其骨所以自立而干事。(严复)

四“其”字,皆指人君自己。“虚其心”,谓少欲也;“实其腹”,谓广纳也;“弱其志”,谓谦抑能下人也;“强其骨”,谓坚定有以自立也。(张舜徽)

3、无知无欲。

守其真也。(王弼注)

4、则无不治。

德化厚百姓安。(河上公注)

【译文】

不推崇夸耀有才能之人,使百姓不因竞当贤能相争;不重视炒作稀缺难得的财物,使百姓不因此产生偷盗的行为;不炫耀能引起贪欲的事物,使百姓的心不被惑乱。

因此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去除人心中的贪欲与烦乱,让百姓生活安饱,意志柔韧谦虚,体魄强健。常使百姓没有奸巧的心智,没有贪婪的欲望,让自作聪明之人不敢妄为。

依照无为的法则治理世事,天下没有治理不好的。

原文通

上一篇:这就是我的承诺中考作文

下一篇:走珠笔是什么样的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