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混珠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鱼目混珠的意思是: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出处
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鱼目怎么能冒充珍珠?野草不能成为树。
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
滥竽充数
【解释】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有三百人。南郭先生请求为王吹竽,宣王喜欢他,数百人一起。宣王死,闵王即位,喜欢听一个一个吹竽,南郭先生逃跑了。
【示例】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只有拥有真才实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反义词
泾渭分明
【解释】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出自】战国·孔子《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泾水因为渭水变浊,水中小洲清澈见底。
【示例】参加这次比赛的队伍强弱泾渭分明,水准可说是近年来最参差不齐的一次。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造句
1.不法商贩常常鱼目混珠,坑骗消费者。
2.这批衣服有鱼目混珠之嫌。
3.他鉴别古代的图书版本有丰富的经验,要想鱼目混珠,那比登天还难。
4.这里卖的鱼翅真伪充斥,鱼目混珠的赝品不少。
5.我这是金字招牌的祖传救命金丹,岂容他人鱼目混珠?
6.这些鱼目混珠的野山人参鬚,是用萝卜鬚根製成的。
7.不少商人想拿仿冒品来鱼目混珠,欺骗不知情的顾客。
8.商品鱼目混珠之事甚多,验货物应小心,否则会招来重大损失。
9.收藏古董要先培养鑑定能力,以免买到鱼目混珠的假货。
10.这些鱼目混珠的野山人参须,是用萝卜须根制成的。
11.这地摊货很多鱼目混珠,你得小心免得上当吃亏。
12.不肖商人想拿仿冒品来鱼目混珠,欺骗不知情的顾客。
13.我们要***仿冒品,绝不允许鱼目混珠,侵犯智慧财產权。
14.这家公司为打击对手,故意推出包装相似的產品来鱼目混珠,低价促销。
15.不法商贩,常常干出鱼目混珠的事情,坑害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