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忠山传说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据史料记载景忠山“旧有二名,南曰明山,北曰阴山。
”明初于山顶建三忠祠,祀诸葛亮、岳飞、文天祥,“欲人景行仰止”,故改名“景忠山”。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蓟镇总兵官马永重修三忠祠,并在祠东增建碧霞宫,奉碧霞元君像,香火日渐兴盛。此后戚继光等蓟镇官兵经常登临此山,留下许多名篇佳句。崇祯八年(1635年),碧霞宫毁于火灾。后善首张天礼、住持性春率众重建碧霞宫正殿,明毅宗拨帑金增置了配殿及上下牌坊。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登临此山,别山法师性在出知止洞迎驾,“对诏称旨”,龙颜大悦。顺治九年(1652年),性在被请入皇宫万善殿供养。顺治十六年(1659年),世祖“以建储之议远卜元君,赐银千两”。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世祖又拨帑金二万,重修殿阁及山上山下附属建筑。从此景忠山名扬天下。康熙皇帝即 位后,多次登临景忠山,先后为景忠山题写了“名山初步”、“天下名山”、“灵山秀色”等匾额,并赐重达十六斤四两的金娘娘一尊、大藏经一堂。此后景忠山古建群又经多次增建和修缮,愈加壮丽。至清末民初景忠山已有山脚署院、四帅殿,一、二、三道茶棚,灵官殿、朝仙门、望海楼、南天门、碧霞元君殿、三忠祠,东山玉皇庙、鬼王庙,西山舍利塔群等近百座建筑。这些建筑为1872级台阶台阶所串联,错落山间,蔚为壮观。景忠山海拔610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作为京东闻名的宗教圣地,景忠山既有佛教的***殿、菩萨殿。四 帅殿,又有道教的碧霞元君殿、玉皇殿、真武大帝殿,还有以祭儒家推崇的三位杰出忠臣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的“三忠祠“,始有庙宇建筑可上溯到宋代。明嘉靖三年马永又于“三忠祠”东侧建碧霞 宫、奉元君像。之后蓟镇总兵戚继光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修缮。从此景忠山香火日益兴盛。清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对景忠山格外垂青,他们曾经6次登临景忠山,不仅拨给大量田产帑银,修复山上山下庙宇建筑,而且御赐一尊十六斤四两的金娘娘及《大藏经》一堂4500余卷,另外还召景忠山和尚入京城大内讲佛,且每议要政都到景忠山礼佛问卜。据碑刻记载顺治立太子,就是在景忠山问卜后而钦定的。景忠山在清初实际被看做皇室家庙。由此景忠山声誉雀起、名驰天下。景忠山庙宇建筑逐步形成了当时庙宇七十二,金面百六尊,山脚山中峰顶完整的体系。
上一篇:新驾驶证要多久才可以上高速?
下一篇:酸、碱、盐的判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