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孔子语录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4、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8、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9、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1、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12、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3、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6、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7、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8、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19、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1、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22、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2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6、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7、文子辟恶逆,去无道,求有道。当春秋时,臣陵其君,皆如崔子,无有可止者。

2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9、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30、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31、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34、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3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36、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先秦诸子语录

上一篇:56个民族有哪些节日

下一篇:关于奋斗的名人素材有哪些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