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至圣是哪位圣人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孔子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奉为“天纵之圣”,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生游历丰富。他从漫长的旅游生涯中悟出精辟的人生哲理。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人物经历

孔子从20多岁起,就关注天下大事,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孔子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但直到鲁定公9年,孔子才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51岁了。

孔子56岁时,开始周游列国,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回到卫国,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后没有去处,又只好返回。孔子68岁时,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因患病不愈而亡。

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和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弟子

孔子弟子里的贤人有颜回、曾参、子思、孟轲、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幸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等等。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至圣是谁

上一篇:一年级我觉得造句

下一篇:c8是什么驾照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