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良马对文言文翻译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良马对原文及翻译原文编辑本段(又名君臣良马对)高宗谓岳飞曰:“卿得良马否?”对曰:“臣有二马。

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chǐ)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走逞,致远之材也。不聿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高宗称善。译文编辑本段(岳飞打败了曹成,平定了杨幺。

宋高宗于绍兴七年召见岳飞。)宋高宗从容地问:“你是否得到良马?”岳飞答复说:“我本来有两匹良马。

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小豆数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它们宁可挨饿而不承受。

装上鞍甲骑着它起跑,初时并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从中午跑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

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展现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是因为它们度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

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可是,不幸的是,它们在历次战役中已相继死了。目前我所骑的马就差多了。

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对食料从不挑剔,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马鞍尚未套好,就要举蹄奔跑。

刚跑完百里路,力气就用完了,汗水也湿透了,好象就要死去那样。这是因为它度量小,所以摄取的实物虽少却容易饱和,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

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宋高宗听完岳飞的一番言论后道:“说得很有道理!”(宋高宗遂封岳飞为太尉)高宗①问岳飞曰:“卿②得良马否?”对曰:“臣③有二马,日啖④刍⑤豆数升,饮泉一斛⑥,然非精洁⑦不受⑧。介⑨而驰,初不甚疾,比⑩行百里,始奋11迅。

自午12至酉13,犹可百里。褫14甲而不息15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16取,力裕17而不求逞,致远18之材也。不幸相继以19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20不择粟,饮不择泉,揽21辔22未安23,踊跃24疾驱,甫25百里,力竭26汗喘,殆27欲毙28然。此其寡取29易盈30,好逞易穷31,驽钝32之材也。”

高宗称善33。注释:1高宗:宋高宗。

2卿:qìng,您。3臣;我,岳飞自称。

4啖:dàn,吃。5刍:chú,草。

6斛:hú,古代十斗为一斛。7精洁:精细清洁。

8不受:不吃。9介:甲,披上甲。

10比:等到。11奋:振作精神。

12午:午时,相当于今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13酉:yǒu,酉时,相当于今下午五时至七时。

14褫:chǐ,解脱。15息:气喘。

16敬:gǒu,轻易。17裕:充足。

18致远:能走远路。19以:而。

20秣:mò,喂。21揽:抓住。

22辔:pèi缰绳。23安:稳。

24踊跃:蹦跳的样子。25甫:fǔ,才。

26竭:尽。27殆:几乎。

28毙:倒下。29寡取:指吃喝得少。

30易盈:容易满足。31穷:力尽。

32驽钝:núdùn,驽:劣马,钝:笨拙,此指没才能。33善:好。

2.文言文良马对题目【译文】

(岳飞打败了曹成,平定了杨幺。宋高宗于绍兴七年召见岳飞。)

宋高宗从容地问:“你是否得到良马?”岳飞答复说:“我本来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小豆数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它们宁可挨饿而不承受。装上鞍甲骑着它起跑,初时并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从中午跑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展现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是因为它们度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可是,不幸的是,它们在历次战役中已相继死了。目前我所骑的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对食料从不挑剔,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马鞍尚未套好,就要举蹄奔跑。刚跑完百里路,力气就用完了,汗水也湿透了,好象就要死去那样。这是因为它度量小,所以摄取的实物虽少却容易饱和,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

宋高宗听完岳飞的一番言论后道:“说得很有道理!”

1.岳飞从食、饮、跑三方面对“致远之材”与“驽钝之材”进行了对比

2.致远之才:“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正因为有很大的食量,才有巨大的能量,日行千里也不汗不喘,若无事然。

驽钝之材:“寡取易盈”,“日不过数升”,

3.首先一个人求学问、干工作、创事业,都应该打好基础,积蓄内力,增长德性,简言之,就是培基增德。不追求形式外表,要重视内修德性。这样才会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第二人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要踏实,要沉着,“其初,若不甚疾。”不要有显示心、争斗心,不要一上路就想压倒别人。要实心实意的先做好准备,端正身心。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生的道路长而且宽,不愁没有用武之地,怕的是没有恒心,没有后劲,没有用武之力,没有用武之技!要一贯到底,要慎终如始!

第三、“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要严以律己,要有大忍之心。这样才能任重致远。“非精洁,宁饿死不受。”不义之财款,虽一毫而不取;不干净之食物、不正当之职权,虽饿死而不受。这样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任重致远之才!

3.论马文言文翻译南宋·岳飞《论马》【译文】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我曾有这样的两匹马,所以常常对它们的表现感到奇怪。它每天吃豆类达几斗,喝泉水一斛,但是不是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宁肯饿死也不食饮。

给它披挂奔驰,开始速度好像不怎么快,等到行到百余里,就开始竖起马鬣长鸣,快速奔驰,显示出骏马的特点来,从中午到傍晚,还可以行二百里。卸下鞍甲后既不喘粗气,也不流汗,就像没事一样。

这样的马饮食多而且不随便食用,力量充沛而不逞能,是能长途行走的良马啊。适逢收复襄阳,平定杨么,不幸相继而死。

现在所乘坐的马不是这样。每天的饮食不超过几升,而且吃不选择饲料,喝不选择泉水,拉住缰绳还未坐稳,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刚跑了一百里,就力气用尽流汗喘息,像死了一样。

这样的马需求不多,容易满足,喜欢逞能,又容易耗尽气力,是低下的劣马啊。【原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1。

臣有二马2,故常奇之。日噉刍豆至数斗3,饮泉一斛4,然非精洁5,则宁饿死不受。

介胄而驰6,其初若不甚疾7,比行百馀里8,始振鬣长鸣9,奋迅示骏10,自午至酉11,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12,若无事然13。

此其为马14,受大而不苟取15,力裕而不求逞16,致远之材也17。值复襄阳18,平杨么19,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20,饮不择泉。揽辔未安21,踊跃疾驱22,甫百里23,力竭汗喘24,殆欲毙然25。

此其为马寡取易盈26,好逞易穷27,驽钝之材也28。【注释】:1、“骥不称其力”二句: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这两句话见《论语·宪问》。骥:良马名。

称(chēng):称道,赞许。2、臣:我,岳飞自称。

3、噉(dàn):同“啖”,吃。至:达。

刍(chú):牲口吃的草。4、斛(hú):量器名,也是一种容量单位,古时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时改五斗为一斛。

5、然:但。精洁:指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

不受:不食饮。6、介胄(zhòu):指给马披上铠甲、头盔。

介:甲,用作动词,披甲。胄:头盔,用作动词,披胄。

7、若:好像,似乎。疾:快。

8、比:等到。9、振鬣(liè):竖起马鬣。

鬣:马脖子上的长毛。10、奋迅:振奋起来,加快速度。

示骏:显示出骏马的品质。11、自午至酉:从中午到傍晚。

午: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酉:酉时,下午五点至七点。

12、褫(chǐ):夺取衣服或带,这里是脱去,解下的意思。不息不汗:不喘气,不流汗。

13、若无事然:像没事一样。14、此其为马:这样的马。

15、受大:指对饲料和饮水的要求多而且精。苟取:随便取用。

苟:苟且,随便。16、力裕而不求逞:力量充沛而不逞能。

裕:充沛。17、致远之材:能行长途的良马。

18、值复襄阳:值:正当,适逢。复:收复。

1134年(绍兴四年),岳飞率军收复襄阳等六郡。19、平杨么(yāo):杨么,名太,龙阳(今湖南汉寿)人。

1133年(绍兴三年)夏,被推为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军总首领,称大圣天王,有众二十余万。1135年(绍兴五年),被岳飞所破。

20、秣(mò):喂马的饲料。这里作动词用,吃。

21、揽辔(pèi)未安:拉住缰绳还未坐稳。辔:马缰绳。

22、踊跃疾驱:跳跃起来奔驰。23、甫:刚刚。

24、汗喘:淌汗、喘息,均作动词。25、殆(dài)欲毙然:像死了一样。

殆:近于,几乎。26、寡取易盈:需求不多,容易满足。

盈:满足。27、穷:这里指力气耗尽。

28、驽钝之材:低下的劣马。驽(nú):劣马。

钝:刀不锋利,比喻劣才。【拓展资料】:百度百科-良马对《论马》节选自《良马对》,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散文用问对形式谈良马和劣马,形式生动活泼,亲切自然。内容嘲讽与斥骂兼具。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的良马,用以喻栋梁之才,但却不容于社会,相继以死。而“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劣马却活得长久,却能苟合于世。

这篇散文以良马、驽马为喻,来论说人材,确实是有真知灼见。文章短小精悍,意蕴深远,值得细细品读。

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为秦桧陷,被害于大理寺狱。

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

词存三首。创作背景:宋高宗赵构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高宗“从容与谈用兵之要”,接着问岳飞:“卿在军中得良马否?”于是,岳飞借论良马以喻论人之道,回答了高宗的询问。

后除岳飞为太尉,加食邑五百户,实封三百户,继又除宣抚使兼营田大使。三月扈从高宗至建康,论恢复大计。

此时为岳最得志的时期,《良马对》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4.文言文良马对题目良马对高宗谓岳飞曰:“卿得良马否岳武穆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武穆答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噉刍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馀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

5.论马文言文翻译南宋·岳飞《论马》【译文】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我曾有这样的两匹马,所以常常对它们的表现感到奇怪。它每天吃豆类达几斗,喝泉水一斛,但是不是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宁肯饿死也不食饮。

给它披挂奔驰,开始速度好像不怎么快,等到行到百余里,就开始竖起马鬣长鸣,快速奔驰,显示出骏马的特点来,从中午到傍晚,还可以行二百里。卸下鞍甲后既不喘粗气,也不流汗,就像没事一样。

这样的马饮食多而且不随便食用,力量充沛而不逞能,是能长途行走的良马啊。适逢收复襄阳,平定杨么,不幸相继而死。

现在所乘坐的马不是这样。每天的饮食不超过几升,而且吃不选择饲料,喝不选择泉水,拉住缰绳还未坐稳,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刚跑了一百里,就力气用尽流汗喘息,像死了一样。

这样的马需求不多,容易满足,喜欢逞能,又容易耗尽气力,是低下的劣马啊。【原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1。

臣有二马2,故常奇之。日噉刍豆至数斗3,饮泉一斛4,然非精洁5,则宁饿死不受。

介胄而驰6,其初若不甚疾7,比行百馀里8,始振鬣长鸣9,奋迅示骏10,自午至酉11,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12,若无事然13。

此其为马14,受大而不苟取15,力裕而不求逞16,致远之材也17。值复襄阳18,平杨么19,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20,饮不择泉。揽辔未安21,踊跃疾驱22,甫百里23,力竭汗喘24,殆欲毙然25。

此其为马寡取易盈26,好逞易穷27,驽钝之材也28。【注释】:1、“骥不称其力”二句: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这两句话见《论语·宪问》。骥:良马名。

称(chēng):称道,赞许。2、臣:我,岳飞自称。

3、噉(dàn):同“啖”,吃。至:达。

刍(chú):牲口吃的草。4、斛(hú):量器名,也是一种容量单位,古时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时改五斗为一斛。

5、然:但。精洁:指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

不受:不食饮。6、介胄(zhòu):指给马披上铠甲、头盔。

介:甲,用作动词,披甲。胄:头盔,用作动词,披胄。

7、若:好像,似乎。疾:快。

8、比:等到。9、振鬣(liè):竖起马鬣。

鬣:马脖子上的长毛。10、奋迅:振奋起来,加快速度。

示骏:显示出骏马的品质。11、自午至酉:从中午到傍晚。

午: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酉:酉时,下午五点至七点。

12、褫(chǐ):夺取衣服或带,这里是脱去,解下的意思。不息不汗:不喘气,不流汗。

13、若无事然:像没事一样。14、此其为马:这样的马。

15、受大:指对饲料和饮水的要求多而且精。苟取:随便取用。

苟:苟且,随便。16、力裕而不求逞:力量充沛而不逞能。

裕:充沛。17、致远之材:能行长途的良马。

18、值复襄阳:值:正当,适逢。复:收复。

1134年(绍兴四年),岳飞率军收复襄阳等六郡。19、平杨么(yāo):杨么,名太,龙阳(今湖南汉寿)人。

1133年(绍兴三年)夏,被推为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军总首领,称大圣天王,有众二十余万。1135年(绍兴五年),被岳飞所破。

20、秣(mò):喂马的饲料。这里作动词用,吃。

21、揽辔(pèi)未安:拉住缰绳还未坐稳。辔:马缰绳。

22、踊跃疾驱:跳跃起来奔驰。23、甫:刚刚。

24、汗喘:淌汗、喘息,均作动词。25、殆(dài)欲毙然:像死了一样。

殆:近于,几乎。26、寡取易盈:需求不多,容易满足。

盈:满足。27、穷:这里指力气耗尽。

28、驽钝之材:低下的劣马。驽(nú):劣马。

钝:刀不锋利,比喻劣才。【拓展资料】:百度百科-良马对《论马》节选自《良马对》,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散文用问对形式谈良马和劣马,形式生动活泼,亲切自然。内容嘲讽与斥骂兼具。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的良马,用以喻栋梁之才,但却不容于社会,相继以死。而“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劣马却活得长久,却能苟合于世。

这篇散文以良马、驽马为喻,来论说人材,确实是有真知灼见。文章短小精悍,意蕴深远,值得细细品读。

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为秦桧陷,被害于大理寺狱。

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

词存三首。创作背景:宋高宗赵构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高宗“从容与谈用兵之要”,接着问岳飞:“卿在军中得良马否?”于是,岳飞借论良马以喻论人之道,回答了高宗的询问。

后除岳飞为太尉,加食邑五百户,实封三百户,继又除宣抚使兼营田大使。三月扈从高宗至建康,论恢复大计。

此时为岳最得志的时期,《良马对》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6.千里马的文言文及翻译从前,有个嗜好玩马的国君,想用千金重价征求千里马。过了三年仍无一点收获。这时宫里一个职位低下的小侍臣,竟然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请您把这个差使交给我吧!”国君点头同意。不到三个月这人果然找到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可是当他要买马时,这匹千里马却死了。他思虑了一会几,仍然花费500金,将死马的尸骨买了回来。他带着千里马的尸骨回宫向国君复命时,国君见是马的尸骨,非常生气,怒斥道:“我要的是活马,你买这死马回来有什么用?不是白费了500金吗!”侍臣笑道:“请国君息怒,金不是白费的。一匹死马您都愿意昂价买了,这消息传开,人们都会相信您是真心实意喜爱良马的国君,而且识货,说话算活。这样一定有人自己上门献马。”后来,不出一年,国君果真得到了三匹别人主动献来的千里马。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7.古文君臣良马对给我们什么启发良马对(又名君臣良马对)出自《宋史·岳飞传》,原文·:“七年,入见。高宗谓岳飞曰:“卿得良马否?”对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驰,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高宗称善。”

启示:首先一个人求学问、干工作、创事业,都应该打好基础,积蓄内力,增长德性,简言之,就是培基增德。不追求形式外表,要重视内修德性。这样才会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第二人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要踏实,要沉着,“其初,若不甚疾。”不要有显示心、争斗心,不要一上路就想压倒别人。要实心实意的先做好准备,端正身心。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生的道路长而且宽,不愁没有用武之地,怕的是没有恒心,没有后劲,没有用武之力,没有用武之技!要一贯到底,要慎终如始!

第三、“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要严以律己,要有大忍之心。这样才能任重致远。“非精洁,宁饿死不受。”不义之财款,虽一毫而不取;不干净之食物、不正当之职权,虽饿死而不受。这样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任重致远之才!

第四统治者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

8.假途灭虢文言文翻译从前,晋献公派荀息去向虞国借路以便攻打虢国。

荀息说:“请用垂棘之璧和屈地所产的良马作为礼物赠给虞公,这样去要求借路,一定会可以得到允许。”晋献公说:“垂棘之璧是先君传下来的宝贝;屈地所产的良马是我的骏马。

如果他们接受了我们的礼物而又不借给我们路,那将怎么办呢?”荀息说:“不会这样他们如果不借路给我们,一定不会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果他们接受我们的礼物而借路给我们,这就好像我们把垂棘之璧从内府转藏到外府,把屈地产的良马从内厩牵出来关到外厩里。有什么好担忧呢?”晋献公同意了,就派荀息把屈地出产的良马作为礼物,再加上垂棘之璧,送给虞国以借路攻打虢国。

虞公盯着宝玉和骏马,就想答应荀息。宫之奇劝谏说:“不可以答应呀!虞国跟虢国,就像车牙跟车辅,车牙依赖车辅,车辅也依赖车牙,这正是虞虢相依的形势。

古人有句话说:‘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虢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虞国;虞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虢国。

如果我们借路给晋国,那么虢国早晨灭亡,虞国晚上也就会跟着灭亡。怎么能借路给晋国呢?”虞公不听宫之奇的话,把路借给了晋军。

荀息领兵攻打虢国,消灭了虢国。再回军攻打虞国,又消灭了虞国。

荀息拿着玉璧牵着骏马回来向晋献公报告。献公高兴地说:“玉璧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马的年龄稍微长了一点。”

所以说小利是大利的祸害。

良马对文言文翻译

上一篇:好像的近义词是什么么 好像的意思

下一篇:咸大头菜家常做法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