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的意思是:君子安定舒泰,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定舒泰。
所谓"泰"就是泰然自若、舒泰、通泰的意思,而"骄"则是骄矜放肆的意思。
孔子有很多对君子与小人的比较,大部分都是以德行的高低来判定君子与小人的,这句话也是这样。君子待人接物,遵循圣贤之道的要求,以忠恕之道约束自己,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以"慎独"规范自己的言行,故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内心的豁达,展现在外表的自然是安泰平静、气定神闲。小人则被欲望所束缚,常处于焦躁不安、患得患失的状态,得志时忘乎所以失意时怨天尤人。
其实在现实社会中人不会简单的非黑即白,我们所见到的人往往都会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也人也许刻薄小气,但是却非常孝顺。有人罔顾法纪,但却重义气、重承诺等等。孔子口中的君子与小人更多的可能是孔夫子为了教导学生所举的两个极端的例子,日常生活中我们能遇到的更多的是处于中间状态的人,不骄矜放肆,但也做不到安泰坦然。也有人处事能泰然自若,但又往往会失之于骄矜。一般人约束自己不骄矜放肆比较容易做到,但是做到处事安泰坦然是比较困难的。理解了孔子的教导更主要是有了努力方向和目标。
解读:
这句话表现的是君子与小人在修养上的差异,因为君子和小人内在的心灵、思想和修养不同,诚于中,形于外,自然他们表现于外的风格也不相同。君子秉持公道,心无偏私,故能安然坦荡。君子卑以自牧,君子泰而不骄,故为人心平气和,不骄矜傲慢。小人虽然志得意满、心高气盛,骄而不泰,却对自我并无充分的认知和肯定,故很难做到平和坦荡。
小人心中惦记的总是个人的利益得失,常常处于焦躁不安中,外表就少了一份气定神闲。虽然志得意满、心高气盛,却对自我并无充分的认知和肯定,故很难做到平和坦荡。正因为心态不同,君子和小人所流露出来的外在气质和气度也就不同,他们的为人处世方式也不一样,人们的评价也当然就不一样了。
上一篇:大乐透规则和奖金
下一篇:瑞安一职学费一般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