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润笔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在古代最早时期润笔是指文人用毛笔蘸水的动作,在写作的时候他们都会使用毛笔,在使用毛笔前通常是需要用水浸泡,使毛笔毛浸湿变软,这样毛笔更容易吸收墨水,书写时感觉会更加圆润,在那个时候人们把这个蘸水的动作称为润笔。
《隋书郑译传》中郑译为皇上拟诏书,有人就说他的笔干了,需要润笔,郑译就答到: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后来人们就把稿费、书画酬金称为润笔,以至于润笔就变了,一般是指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其实润笔这个名字出现在晋宋时期,唐人将这样的行为称之为义取,说明白点就是通过自己的文采所取得的报酬,而明人称之为利市,在当时很多文人家境其实都不算很好,有的甚至是亦不裹食,同时很多平民也不认识文字,所以润笔收取报酬可以说是双方得利的,也利于集市的发展。
到了宋朝的时候,润笔之风就愈演愈烈了,为了奖励宫廷的诗人,宋太宗还专门设立了润笔钱,并且还为此降圣旨,刻石舍人院,当时的宋朝官俸较薄,宋太宗设立了此项,同时也让天下文人皆受益,也宋朝润笔之风也是引起了一股热潮,很多文人也多了一项收入来源。
在隋朝以后的唐宋时期,润笔成为了一种默认的规定,无论是在朝堂上面还是在民间都是如此。比如翰林院有人写公文或书信,就会获得润笔。在民间那些受人委托的诗人、画家、书法家都会得到润笔。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你委托别人给你写文章,画图,作诗等等,都需要给一点报酬,这些都是很自然的。唐代大诗人几乎都取了润笔。
其实不止古代如此,就是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中,如果你请别人帮忙也是需要给一定的报酬的,这是很正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