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猫是几级保护动物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动物
“豹猫是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物种,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野生豹猫数量急剧下降。在我国捕猎野生豹猫是违法的。”
豹猫也被称为“野猫”或者“山猫”,与家猫的区别在于体型较大,身上的花纹主要由斑点组成,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对控制鼠害功勋卓著。在2021年新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豹猫由“三有动物”升级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海南仅有两种猫科动物:云豹和豹猫,由于云豹已经多年在海南未见踪迹,豹猫成为海南猫科动物的主要代表。在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史海涛主编的《海南陆栖脊椎动物检索》一书介绍,豹猫在儋州、万宁、乐东、东方、白沙等市县及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五指山等林区均有分布。
豹猫不但分布范围广,也能适应从森林到湿地、从乡村到城镇的多种生境。“近年来,我们在海口的郊野或村庄附近发现了豹猫的粪便和踪迹,有时距离人类活动范围非常近。”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介绍,在五源河湿地公益保护地项目的支持下,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从2021年9月份开始,在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布设了9台红外相机开展兽类监测。
豹猫是猫科、豹猫属动物。头体长360-660毫米;尾长200-370毫米;后足长80-130毫米;耳长35-55毫米;颅全长75-96毫米;体重1.5-5千克。豹猫在中国也被称作“钱猫”,因为其身上的斑点很像中国的铜钱。体型和家猫相仿,但更加纤细,腿更长。南方种的毛色基调是淡褐色或浅黄色,而北方的毛基色显得更灰且周身有深色的斑点。体侧有斑点,但从不连成垂直的条纹。明显的白色条纹从鼻子一直延伸到两眼间,常常到头顶。耳大而尖,耳后黑色,带有白斑点。两条明显的黑色条纹从眼角内侧一直延伸到耳基部。内侧眼角到鼻部有一条白色条纹,鼻吻部白色。尾长(大约是头体长的40-50%),有环纹,至黑色尾尖。
豹猫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郊野灌丛和林缘村寨附近。分布的海拔高度可从低海拔海岸带一直分布到海拔3000米高山林区。豹猫的窝穴多在树洞、土洞、石块下或石缝中。主要为地栖,但攀爬能力强,在树上活动灵敏自如。夜行性,晨昏活动较多。独栖或成对活动。善游水,喜在水塘边、溪沟边、稻田边等近水之处活动和觅食。主要以鼠类、松鼠、飞鼠、兔类、蛙类、蜥蜴、蛇类、小型鸟类、昆虫等为食,有时潜入村寨盗食鸡、鸭等家禽。广泛分布于中国(除了北部和西部的干旱区);从阿富汗,经印度次**,延伸到东南亚、俄罗斯和朝鲜。
拓展资料
1.豹猫的体形十分匀称。头圆吻短,眼睛大而圆,瞳孔直立,耳朵小,而呈圆形或尖形。牙齿的数目减少,只有28-30枚,但很多牙齿的形状变得很强大,同时连带着上下颌骨也变得短而粗壮,而控制颌骨的肌肉及附着的颧弓也变得更坚强有力。
2.豹猫:是产于亚洲的猫科动物。豹猫的体型与家猫大致相仿,但各亚种的差别比较大,例如印度尼西亚的亚种平均体长45厘米,尾长20厘米,而西伯利亚的亚种体长则达到60厘米,尾长40厘米。豹猫的毛皮也有很多种颜色:南方的豹猫为黄色,北方的则为银灰色。胸部及腹部是白色。豹猫的斑点一般为黑色。
下一篇:北纬47度是中国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