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瑶族的舞蹈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瑶族的舞蹈有哪些

  瑶族的舞蹈,瑶族的舞蹈与狩猎、农事和祭祀等有着密切关系。同时瑶族传统的鼓、歌、舞又常常融为一体,即鼓之、歌之、舞之。主要有长鼓舞、铜鼓舞和陶鼓舞等。

  (一)大长鼓舞

  主要流传于广西金秀瑶山巷乡坳瑶地区。大长鼓还有公鼓和母鼓之分。公鼓腰细而长,母鼓腰粗而短。演奏时将母鼓横于胸前,以右手拍右端的鼓面,发出“嘭”音;左手用竹片打击左端鼓的边沿,发出“啪”音。即“嘭——啪啪,嘭——啪啪”的节奏;公鼓,是为了配合母鼓演奏的。公鼓音高母鼓音低,浑厚,音域宽广,远近可闻。舞蹈时时而鼓声“嘭——啪啪”,时而男女同声高歌,时而鼓、歌、舞交织为一体,充分表现了瑶族鼓文化的艺术风格。

  (二)中长鼓

  主要流传于广东连南八排地区。舞蹈时把长鼓斜挂于胸前,鼓的左端高,右端低。鼓的节奏往往与大长鼓相反,即“啪啪——嘭”、“啪啪——嘭”的节拍。舞蹈时有一定的高难动作,舞者是而腾空跳跃,时而下蹲盘行,时而左右摇鼓晃肩等。还有吹牛角敲锣、击鼓伴奏。场面欢快、热烈,表现瑶族豪迈、奔放、坚强和勇敢的民族性格。

  (三)小长鼓

  主要流传于自称为勉瑶地区。舞蹈动作丰富多采。其中有36套和72套不同的舞蹈动作,舞姿以轻歌曼舞为特征。主要表现有造长鼓的,也有表现祭祀的等。有独舞也有双人舞或男女混合而舞。舞者往往是口不离曲,手不离舞,足不离蹈。并有唢呐、锣鼓伴奏。

  (四)师公舞(陶鼓舞)

  流传于广西金秀瑶山拉珈瑶区。由若干个舞蹈构成,如“龙女出游舞”、“云雾舞”等。其中“龙女出游舞”是一套表现东海龙王一妙龄少女厌烦龙宫的生活而梳妆打扮、登岸过桥、游乡入寨、自立门户等内容的.舞蹈动作。舞者随着陶鼓优美动听的鼓点翩然起舞,表演得维纱维肖。其鼓点是:

  小鼓: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陶鼓:达——嘭达嘭达嘭达○达

  小锣:当——○当○当○当

  (五)铜鼓舞

  主要流传于布努瑶地区。参加的人数多少不限。其中有的打铜鼓,有的用小木桷相助制造铜鼓的回音,有的打皮鼓伴奏,有的手持雨帽,不停地穿插于铜鼓舞、皮鼓舞之间,扇风狂舞。时而像雄鹰腾空,时而像猴子攀枝,时而转身,时而像鲤鱼跳龙门。舞姿粗犷有力,生动活泼。

瑶族舞蹈

上一篇:手机上度的符号怎么打

下一篇:gta怎么卖车

其他文章

  • 河北美术学院很差吗
  • 嚎啕大哭说明了什么
  • 抓狂的表情是什么意思
  • enne是什么意思(前缀enne是什么意思)
  • 嘟嘟囔囔的意思是什么
  • 普通话等级考试怎么报名
  • miss的英语
  • 病的组词有哪些
  • forwhat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保教结合
  • 陈粒祝星的故事(陈粒和祝星的故事是什么)
  • 有道翻译在线英语翻译(在线英语翻译器)
  • dna双螺旋结构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 山的英语单词怎么读
  • 2022年高考450分左右的军校 哪个学校好
  • 群主怎么在群里踢人
  • 49的因数
  • 骆驼祥子第二章概括
  • 费用要素包括什么
  • 心悦g分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