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关于史记孔子世家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史记孔子世家为司马迁所作!至于这部著作都讲了什么呢?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史记孔子世家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史记孔子世家主要内容

  明确:课文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两段)简介孔子的身世和从政情况,文字很简要,但内涵很丰富。

  第二部分(35段)叙述孔子好学、乐学、善学的事迹。三段分别写了孔子适周问礼、适齐闻《韶》、在鲁学琴三件事。

  第三部分(611段)叙述了孔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的经过情形。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第四部分(1219段)介绍孔子整理文献、从教授业、撰写《春秋》的情况。文章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第五部分(2021段)写孔子的去世和他死后的影响。

  第六部分(末段)是作者对孔子的赞词,表达了司马迁对孔子的极度仰慕、崇敬和赞美。

  史记孔子世家知识点

  1.人性论

  孔子之人性论,隐于三个说法。一是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二是政在节财;三是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虽然不以色性为讨论的主题,但附带透露了孔子对人性之好色的理解。政在节财虽然旨在解释政治策略,但也附带说明人的贪财本性。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虽然在感叹鲁国臣子的犯上作乱,但同时也暗示一般人的追求高人一等的权力欲。不过中国哲人并不像西方哲人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洛克、休谟、康德那样先有完整的人性论或知识论,然后提出自己的自然哲学或政治哲学、教育学。中国哲人一般大量地谈论政治或教育,而以将自己的政治论或教育论建立在一个或几个不言而喻的人性论假设之上。

  1.1好色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巿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2贪财

  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1.3恋权

  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

  2.政治论

  2.1政治哲学: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何其正也?孔子曰:野哉由也!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错手足矣。夫君子为之必可名,言之必可行。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2.2政治作为: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髃婢故也夫!

  桓子嬖臣曰仲梁怀,与阳虎有隙。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醳之。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觽,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2.3政治失意

  政治失意之一: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闲。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

  政治失意之二: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

  政治失意之三: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3.教育论

  3.1礼乐之教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若必师之。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他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孔子闻之曰: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3.2纯粹意志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乎!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闲,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闲,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可以解释为:一个主要观点贯穿所有知识点。但最好解释为:一个信念涵盖所有知识。孔子的信念是:以诚(意志)修身,以礼(等级制)治国)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但是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3.3礼乐课程与启发教学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觽。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

  实践课程之一:饮食起居

  鱼馁,肉败,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是日哭则不歌。见齐衰、瞽者,虽童子必变。

  实践课程之二:交往礼仪

  入公门,鞠躬如也;趋进,翼如也。君召使傧色勃如也。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他日,子路行,遇荷莜丈人,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

  实践课程之三:不语怪,力,乱,神。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看了关于史记孔子世家主要内容的人还看:

1.史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史记中的故事有哪些

3.将相和的主要内容

4.出自史记的故事有哪些

5.出自史记的成语有哪些

6.史记中有哪些故事

史记孔子世家

上一篇:汽车的转弯半径是多少?

下一篇: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谁的诗句?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