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沙的四字成语有哪个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马足龙沙、聚沙成塔、披沙拣金、大浪淘沙
沙(拼音:shā,shà)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西周金文。会意字。
其古字形像水及散碎沙粒。本义为细小的石粒,也指颗粒细小的东西。拼音为shà时,作动词,意为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带有沙的四字成语:
1、飞沙走石:形容风势狂暴。
2、焦沙烂石:形容天气非常酷热。
3、大浪淘沙: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
4、含沙射影: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5、折戟沉沙:形容失败十分惨重。
带有沙的四字成语:
马足龙沙、聚沙成塔、披沙拣金、大浪淘沙
泥沙俱下、一盘散沙、飞沙走石、折戟沉沙
炊沙作饭、白玉映沙、排沙简金、恒河沙数
含沙射影、沙鸥翔集、唱筹量沙、抟沙嚼蜡
蒸沙成饭、飞沙走砾、飞沙转石、恒河一沙
澄沙汰砾、积沙成塔、累土聚沙、算沙抟空
逾沙轶漠、披沙简金、如锥画沙、炊沙镂冰
文字源流
“沙”字在金文中可见,金文的“沙”左边部件为“水”,右边部件为“少”。“少”即在“小”字下加一点指事而成,古汉语中“少”“小”可以通用。“沙”字由少、水会意而成,表示的是水边的小的颗粒石子。小篆的形体基于金文,从水、从少。隶书形体结构与小篆相同,左边的“水”写作“氵”,但含义不变。战国文字形体渐趋统一,易象形为会意。本义为沙。后用为沙地、沙漠及泛指细碎松散之物,皆引申义。又用为河流名、地名等。沙或从“尐”,于义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