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如何看待教育部给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近日网络上议论纷纷的关于教育部给小学生减负的十条规定,很多家长和老师对这些规定的细则存在担忧,小学生到底要不要减负,应该如何减负,这恐怕不是十条规定就解决得了的问题,其根本还是要找到小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给小学生减负,小编带大家看看这十条规定的具体内容:

1,阳光入学

各地要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招生不依据任何证书和考级证明。实行信息公开,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网站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开每所小学和初中的招生计划、范围、程序、时间和结果,积极推行统一的网上报名招生。

【小编短评】所谓阳光入学,是针对现在的小升初、初升高存在的潜规则而言,学校为揽生源不择手段,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才渐渐的演变到小学生入学选拔也存在潜规则。

2,均衡编班

按照随机方式对学生和教师实行均衡编班。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编班过程要邀请家长、社区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加,接受各方监督。

【小编短评】这也是当前应试教育产生的后果,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老师和家长的目光就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茶前饭后讨论的都是“你家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啊?”就这造成了当前的后果。学校为抓升级率,为制造考试状元,为突出业绩,分快慢班,把资质聪明的学生和教学有经验的老师编排到一个班。

“零起点”教学

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

【小编短评】社会在进步,教学水平也在进步,现在有很多学校蓄意培养学生提前学习下一年级的课程,有的学生甚至在小学就已经开始学习初中的知识了,今年的高考新闻中,有13岁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不知道这种新闻被大肆报道之后,在众多学生和家长的眼里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都提倡孩子跨级入学,提前进入社会吗?

不留作业

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小编短评】这条规定小编也深有体会,小学生放学后老师都会布置家庭作业,一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书包开始写作业,有的甚至要写到半夜才能写完,这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现在要取消家庭作业了,老师和家长又开始担忧,不留作业孩子怎么巩固学过的知识?怎么参加考试?看来应试教育不改革,这样的规定也只能是空谈。

规范考试

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2次。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

【小编短评】这个规定简直有点不合理,一至三年级取消考试,这等于完全抹***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试教育的今天,学到最后不考一考怎么知道结果如何呢?给小学生减负却给学校给家长施压了。

等级评价

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级评价,多用鼓励性评语,激励学生成长。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

【小编短评】在小编的印象中优秀为85分以上,良好为75分以上,合格为60分以上,待合格为60分以下,这项规定只是换汤不换药。

一科一辅

教辅材料购买遵循“一科一辅”和家长自愿原则。学校和教师不准向学生推荐、推销或变相推荐、推销任何教辅材料。

【小编短评】原则是应该这样的,但是实际中很难实现,看着别的学生都有练习教材,唯独自己没有。这些必须从意识上改变学生及家长的观念才能实现。

严禁违规补课

学校和教师不得在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公办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或参与举办“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课补习。

【小编短评】学校为变相赚取钱财会开设各类实习班、提速班、奥赛班等,这类现象应该也必须取消。家长也应该还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不要让孩子一天到晚觉得比大人上班挣钱还累。

保持体育锻炼

按照国家课程方案上好体育课。安排好课间操、眼保健操或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小编短评】很多小学几乎不重视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等,因为这些基本上不用参加升学考试,说来说去还是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希望这样的规定能改变现在的教育制度。

强化督查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减负工作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每学期公布督导报告。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加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问责。

【小编短评】教育部的规定制定下来了,能不能落实就看各地的教育行行政部门如何执行和监督了,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需要各个部门,包括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这次给教育部颁发的十条给小学生减负规定,实则给我们当下的应试教育制度敲响了警钟,什么时候上学不再是唯分为命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给中国的孩子们减负。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上一篇:蒙古的蒙有什么读音

下一篇:四个全面战略指的是什么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