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古代刑法“诛九族”指的是哪九族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诛九族来自秦变法后的夷三族法。在当时涉及面并不大,只包括父子孙,直到后来才演变成诛九族甚至是诛十族。九族指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妻族二代。父族四代是指姑姑与其子女、姊妹与其子女、女儿与其子女、同族(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代是指母亲的父族(姥爷一家)、母亲的母族(姥姥家、姥姥的娘家)、从母与其子(母亲的姊妹与其儿女);妻族二代是指岳父、岳母。

九族一说的出现,与古代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系。古代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我们做一个假设,按照古代人有一妻二妾五个孩子的算法,如果被诛九族这一下就会***掉441个人,这相当于古代一个村庄的人了。

历史上除了诛九族这种酷刑,甚至还出现过一次被诛十族的人,这就是史上著名的方孝孺事件。

方孝孺字希直,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方孝孺博学通晓,洪武二十五年被蜀献王聘请为世子的教师,蜀献王以特殊的礼遇表示对他的敬重,把他读书的庐舍命名为“正学”。建文帝继位之后,征召他任翰林侍讲,第二年又升调他做侍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都要向他询问,建文帝年纪尚轻,缺乏治国治军本领,也因此对方孝孺百般信赖和倚重,他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对建文帝赤胆忠心,全力扶持。

此后建文帝害怕他的叔叔们王权过大,佣兵为患,就采取了削藩建议,但是遭到以燕王朱棣为首的诸王反对,于是方孝孺替建文帝起草了一系列征讨燕王的诏书和习文。朱棣在攻下南京之后,窜的大明皇位,迫令方孝孺为他起草继位诏书,方孝儒反对朱棣篡权,宁死不从,执笔于地说,死即死而诏书不草,燕王大声呵斥,诏不草灭汝九族,方孝孺针锋相对的说,莫说九族十族何妨。朱棣又反复劝说方孝孺不要自找苦吃,我欲效法周公辅佐成王,方孝孺反问成王安在?朱棣回答曰:已自焚,方孝孺又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说:国赖长君,方孝孺又说: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说:此朕家之事,并让人把笔递给方孝孺,此事非先生不可,方孝孺依然不屈服,他说:好,我写,他从地上拾起笔来,大书四个字,燕贼篡位。

朱棣气息败坏,恨其嘴硬,叫人将方孝孺嘴角割开撕至耳根,大捕其宗族门生,每抓到一个人就带到方孝孺的面前,但是方孝孺根本无动于衷,头都不抬。这个时候明成祖朱棣彻底绝望了,也横下一条心,把方孝孺的朋友门生也列作一族,连同宗族合为十族,共计873人全部处死。

随着时代的变迁,九族之意有了很大变化,其亲属之意已经淡出,变成了对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泛称。

古代灭九族是哪九族

上一篇:电脑tim怎么进空间

下一篇:五条杠大队长现在怎么样(五条杠)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