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板怎么打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古时执刑的狱差在拾起县太爷掷下的打板子签子(命令)之后,(一般为两个差人)先将受刑人按住或绑在凳子上,再由另外两个差人举起法棍(有的是用长约2米、宽10厘米的竹片做成),一边拷打,一边有节拍地唱数:“一二三四五,皮肉受点苦。六七八九十回去坐上席。
再打二十板郎中抢饭碗。”边打边唱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数目不容易打错;一是用警戒语词教训受刑人及围观者,起到“***一儆百”的作用。
古代打板法典
“打大板”是指古代刑罚中的杖刑,使用棍棒、木板等责打违法嫌疑人,早在东汉就已出现。在东汉杖刑是和笞刑混用的(笞刑是用很细的竹条、荆条打),而且二者都是法外刑,没有列入律例之中,因此官员执行起来就很随意,打多少下全靠一时的心情。
到了隋唐时代,笞杖刑被正式写入法典,成为古代“五刑”(笞、杖、徒、流、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笞杖就成为此后历朝历代最常用的刑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