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环节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一、明确分层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及内容,综合班中各层次学生的可能性水平,制定与各层次学生认知水平“最近发展区”相吻合的分层教学目标,并在“分层教学新知”前将这些教学目标告诉学生,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更好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分层明确目标”可以将“掌握”这一认知目标分为:记忆型掌握,理解型掌握,分析归纳型掌握,迁移创造型掌握四种层次的认知目标。在教学新知前,应该帮助学生明确新知识的学习目标有哪些层次,并根据自身的认知基础确定可能达到的认知水平。
二、全面的掌握不同学生学习水平
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渠道,比如,课堂提问、小测试、实验、与学生交流等方式,尽快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还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技能、智力因素、学习品质、学习兴趣等,掌握了这些资料后,就要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类,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将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划组,组成几个学习的小组,把每一组内的学生名单记在备课本上。另外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老师要能叫出班上的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各种爱好。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所有学生,在学习成绩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能找到自己的爱好,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乐观的对待每个学生的发展,树立学生之间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
三、把握好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分层次教学时,我们要从备课阶段做起,将教学时间、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充分考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同一个知识点,要设计出不同的提问,尤其是在例题的讲解、巩固练习方面,要做到针对性。在面向全体的时候,照顾个别。努力做到,虽然分层,但不散;尽管面向整体,但不死板。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根据课堂上的情况,随时做好调控,将因材施教自然的融合到预习、提问、练习、辅导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四、题型分层设计,进行科学考查与评价分层
如果只用试卷进行考查,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永远比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考的分数多,这样就不利于调动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他们经过几次努力,仍然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远远落后时,就会丧失学习信心。因此我们要在具体考查、评价学生的时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课堂中的表现、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尤其是完成作业情况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和评价。作业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可设计作业题型A类:除做必做题和选做题外,再做拔高和拓展题。试题由教师提供,定期布置,要求完成并注重落实。B类:完成必做题和选做题。C类:完成必做题,以书本基础训练题为主(个别沟通)。
分层教学是试图在原有认知基础上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其“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可以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当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与认知结构有关外,与学生的心理结构、情感结构、动作(行为)结构等结构要素有着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的关系。
上一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六月一号考驾照新规定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