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2009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2.归因即对自我行为的原因分析,包括三个成分:内外源、_______和_______。

  3.元认知是于1976由_______提出来的,它由三个成组成,即_______、元认知体验和________。

  4.奥苏贝尔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________和_______。

  5.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类型:直接强化、_______、_______。

  6.桑代克在总结他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大学习定律。

  7.广义的知识包括两大类,一类为_______,它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另一类为_______,它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8.发散性思维常被用作衡量创造性的指标,它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和_______。

  9.从迁移产生的方向看,迁移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前者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后者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10.根据记忆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_______、_______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自我效能感

  2.习得性无助

  3.最近发展区

  4.先行组织者

  5.学习不良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专家型教师有何特点?

  2.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3.如何理解焦虑与学习的关系?

  4.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5.简述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特点

  四.论述题(20分)

  根据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试卷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2.稳定性、控制性

  3.弗拉维尔、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

  4.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5.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6.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7.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8.独特性

  9.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10.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2.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3.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4.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的,引用适当相当的和包摄性较广、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以帮助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一种教学策略。

  5.儿童的实际学业成绩与根据智力潜能期望达到的学业成绩之间的差异,当这种差异达到一定标准时,就推断其为学习不良。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答:

  (1)主动反思;(2)对基础教学问题的处理已经自动化;(3)知识的结构化;(4)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能力。

  2.答:

  (1)言语智力;(2)逻辑数理智力;(3)空间智力;(4)身体运动智力;(5)音乐智力;(6)人际智力;(7)内省智力;(8)自然智力。该理论的的意义:帮助每一个学生发展天赋上的优势,人尽其才;每个人优势的潜能不同,接受知识的方式也应不同。

  3.答:(1)学习的材料:适当焦虑对简单材料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2)能力:对低能力学生有害,高焦虑对高能力有促进作用消极作用;随着人的成长对焦虑的控制加强,大学生高水平的焦虑与高能力有必然的联系。

  4.答:

  (1)前习俗水平(0~9岁)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权威,旨在逃避惩罚;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行为的好坏。

  (2)习俗水平(10~20岁)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定向:遵守社会规范,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能改变的。

  (3)后习俗水平(20~ )

  第五阶段,社会法制定向:了解行为规范是为维护社会秩序而经大众同意所建立的。只要大众取得共识,社会规范是可以改变的;

  第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道德判断以一个人的偷、伦理观念为基础。个人的伦理观念用于判断是非时,具有一致性与普遍性。

  5.答:

  (1)场独立型:对客观世界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2)场依存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权威人士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3)场独立性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比较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场依存性学生一般偏爱社会科学科学,易受暗示,学习欠主动,由外在动机支配,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和讲解。

  四、论述题(20分)

  答:结合创造力的内隐理论、外显理论、投资理论等,及创造力与智力、人格的关系研究进行阐述。(略)

教育心理学试题

上一篇:缇可里面鹏鹏念的:鲲鹏展翅九万里,扶摇而上求原文!

下一篇:龙腾虎跃的意思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