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电阻计算公式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电阻计算的公式:

(1)R=ρL/S(其中,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2)定义式:R=U/I

其中R为电阻,单位为:欧姆ρ为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单位为:欧.米L为导体的长度,单位为:米S为导体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3)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R3+……+Rn。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4)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1/R=1/R1+1/R2+……+1/Rn。

并联电路:并联的各支路电压相等,干路电流等于各个支路和。

(5)通过电功率求电阻:R=U²/P;R=P/I²。

P=I^2*R,是在电流一定(或相同)的前提下得出的,当电阻增大时,要保持电流不变,就要升高电压。所以电阻越大,功率就越大。即:正比.

P=U^2/R,是在电压一定(或相同)的前提下得出的,当电阻增大时,保持电压不变,电流就必然减小,功率也就减小。所以电阻越大,功率越小,即“反比”。

扩展资料:

电阻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R表示。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来定义,即R=U/I。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就愈小;反之,电阻愈小,通过的电流就愈大。

因此电阻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强弱,即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的量值与导体的材料、形状、体积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

不同导体的电阻按其性质的不同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称为线性电阻或欧姆电阻,满足欧姆定律;另一类称为非线性电阻,不满足欧姆定律。

电阻的倒数1/R称为电导,也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G表示。电阻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欧姆(Ω),简称欧。而电导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是西门子(S),简称西。电阻还常用kΩ和MΩ作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MΩ=1000kΩ=1000000Ω

参考资料:电阻_百度百科

电阻公式计算

上一篇:炒股软件有哪些

下一篇:阿瞒是什么意思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