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四字成语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有关说的四字成语带说字的?【便辞巧说】指牵强附会、巧为立说。
【背地厮说】背地里胡说八道。【稗官小说】即野史小说,街谈巷说之言。
【不经之说】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不刊之说】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容分说】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白日说梦】大白天说梦话。比喻毫无根据地说话。
【辩说属辞】属辞:撰写文章。用诡辩的的言论撰写文章。
【不由分说】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秕言谬说】指错误的言论。【痴儿说梦】痴:呆,傻。
原指对傻子说梦话而傻子信以为真。比喻凭妄想说不可靠或根本办不到的话。
【长话短说】要说的话很多,一时不能说清,只用扼要的几句话表明主要意思。【从何说起】从哪里开始说。
【丑话说在前头】不中听的话先说出来以免发生矛盾。【痴人说梦】痴:傻。
原指对痴人说梦话而痴人信以为真。比喻凭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乱语。
【成事不说】说:解说。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再解说;后指事情已过,不要再解说。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说:言论;遂:完成;谏:劝说。已做过的事不必再解释,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说了。
含既往不咎之意。【道东说西】指乱加谈论。
同“道西说东”。【打开窗户说亮话】指直率而明白地讲出来。
【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代人说项】替人说好话。
【敦诗说礼】敦:敦厚。诗:《诗经》。
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道听涂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正确写法应该是“道听途说”【道听途说】道、途:路。
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东谈西说】指议论的面很宽。【代为说项】比喻替别人说好话。
【道西说东】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二话不说】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二话没说】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浮称流说】称:称引。
广泛称引丰博谈论。【浮词曲说】浮:虚浮,不真实;曲:歪曲。
虚浮不实的词句,歪曲不正的言论。【逢人且说三分话】逢:遇见。
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逢:遇见。
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逢人说项】项:指唐朝诗人项斯。
遇人便赞扬项斯。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
【逢人只说三分话】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管窥之说】管窥:从管中看物。比喻见解局限、偏颇、肤浅。
【观眉说眼】比喻挑眼,说闲话。【光说不练】指只会说而不干实事。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公说的有公公的道理,婆婆说的有婆婆的道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顾说他事】转过头去说别的事情。表示不愿意交谈对方提起的话题。
【敢想敢说】敢于冲破某种束缚去思考问题和发表见解。【诡言浮说】指虚假不实的话。
【话长说短】评论他人的好坏是非。【会道能说】形容很会讲话。
同“能说会道”。【胡说白道】犹言胡说八道。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混说白道】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胡说八道】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好说歹说】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胡说乱道】乱编瞎说,胡说八道。【花说柳说】形容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哄人。
【海说神聊】漫无边际的胡吹乱谈。【横说竖说】指多方论说,反复喻解。
【和颜说色】形容和善可亲。同“和颜悦色”。
【胡诌乱说】胡诌,随意胡说。【家见户说】每家每户都知道。
【讲经说法】讲传宗教经典,宣扬宗教教义。亦指引经据典地谈说议论。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指看人说话与处事。形容人善于说话。
【讲是说非】犹言说三道四。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街谈巷说】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
同“街谈巷议”。【家至人说】传到每一家,人人都知道。
【口辩户说】户:住户。口头争辩并挨户劝说。
【口耳讲说】耳朵刚听到嘴就说出去了。【空费词说】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狂瞽之说】狂:狂妄;瞽:瞎眼。指愚妄无知的言论。
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空口说白话】形容光说不做事,或光说而没有实际行动证明。
【空口说空话】形容光说不做事,或光说而没有实际行动证明。【夸强说会】会:能。
夸耀自己能力强、本事大。【看人说话】指不按规矩办事,处理问题因人而异。
【口说无凭】单凭口说,不足为据。【狂言瞽说】狂:狂放任性;瞽:盲目。
狂妄无知信口开河。形容人狂妄愚昧,胡说八道。
【谩辞哗说】指谎言乱语。【门到户说】到各家各户宣传解说。
【明人不说暗话】明:光明正大。光明正大的人说实在话,***弯抹角。
【盲人说象】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没有说的】指没有可以指责的缺点。
或指不成问题,没有申说的必要。【谬悠之说】谬悠:荒诞,无稽。
荒唐、不合情理的言论。【梦中说梦】原为佛家语,比喻虚幻无凭。
后也比喻胡言乱语。【懦词怪说】指荒诞无稽之谈。
【论长说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论今说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能。
2.含有“说”的四字词语说说而已看人说话二话没说众说纷揉
有说有笑谈古说今说今道古能说惯道
讲是说非会道能说二话不说著书立说
稗官小说着书立说指桑说槐指东说西
枝词蔓说詹言曲说郢书燕说一隅之说
异闻传说虚废词说谈圆说通谈玄说妙
谭天说地谈情说爱谈空说幻说是谈非
说是弄非说是道非说亲道热说千说万
说千道万说梅止渴说来说去说好嫌歹
说好说歹说古谈今说短论长说短道长
说东谈西说地谈天说长说短说长论短
说长话短说白道绿说白道黑千言万说
懦词怪说能言快说谩辞哗说论今说古
论长说短街谈巷说家至人说话长说短
胡诌乱说胡说白道横说竖说和颜说色
诡言浮说道西说东道听涂说道东说西
弹空说嘴代为说项成事不说长话短说
不刊之说不经之说说古道今说三道四
自圆其说指山说磨众说纷纭异端邪说
淫辞邪说现身说法虚词诡说为人说项
说来话长说东道西说黑道白谈天说地
说长道短谈空说有说嘴郎中生公说法
说黄道黑说一不二善为说辞能说会道
梦中说梦门到户说空费词说口说无凭
家见户说讲经说法好说歹说胡说八道
花说柳说敦诗说礼道听途说痴人说梦
不由分说便辞巧说盲人说象胡说乱道
观眉说眼逢人说项东谈西说代人说项
不容分说秕言谬说
3.描写说话的四字词语安静:鸦雀无声、安安静静、针落有声、万赖俱寂、悄然无声.清清静静说话:快言快语恶言泼语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恶言恶语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讹言谎语讹言:谣言。
造谣说谎话重厚寡言〖解释〗持重敦厚,不爱多说话。直言勿讳〖解释〗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同“直言无讳”。正言直谏〖解释〗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正言不讳〖解释〗说话爽直,毫无忌讳。正色危言〖解释〗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
同“正色直言”。正色敢言〖解释〗态度严肃,敢于直言。
语四言三〖解释〗指信口乱说闲话。倚马千言〖解释〗倚马:靠着战马。
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一言不发〖解释〗一句话也不说。信口胡言〖解释〗随口乱说。
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相对无言〖解释〗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
危言核论〖解释〗正直而翔实的言论。万语千言〖解释〗许许多多的话语。
托诸空言〖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托之空言〖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托于空言〖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同“托之空言”。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解释〗古谚语。
比喻实至名归。桃李不言下自成行〖解释〗古谚语。
比喻实至名归。逆耳良言〖解释〗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
逆:抵触,不顺从。敏于事慎于言〖解释〗敏:奋勉,慎:小心。
办事勤勉说话谨慎。媒妁之言〖解释〗媒妁:说合婚姻的人。
媒人的介绍。款语温言〖解释〗指诚恳而温和的言辞。
口出狂言〖解释〗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
也指胡说八道。疾言怒色〖解释〗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同“疾言厉色”。疾言厉气〖解释〗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同“疾言厉色”。疾言倨色〖解释〗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同“疾言遽色”。话言话语〖解释〗犹谈话。
敢怨而不敢言〖解释〗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多言数穷〖解释〗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多言繁称〖解释〗讲话或写文章,浮词很多,不必要地大量引述。多指文风浮华不实。
笃论高言〖解释〗确切高明的言论。谠言嘉论〖解释〗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沉重寡言〖解释〗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沉厚寡言〖解释〗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一言堂【出处】艾芜《漫谈科学和文学》:“要设法制止‘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的不民主现象。”【解释】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
现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示例】【故事】身微言轻〖解释〗微:卑微。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片言一字〖解释〗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作言造语谓编造虚诞的言辞。坐树无言见“坐树不言”。
坐树不言《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后因以“坐树不言”、“坐树无言”谓功高而不自矜。
自言自语言、语:说话。自己跟自己低声嘀咕。
自不待言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直言正色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直言正论正直公道的言论。
直言正谏同“直言极谏”。詀言詀语花言巧语,胡说八道。
直言无隐直言无讳。直言无讳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直言切谏同“直言极谏”。直言极谏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
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智小言大谓才智低下,说话口气却很大。直口无言犹言哑口无言。
正言厉颜见“正言厉色”。正色直言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态度严肃语言正直。形容刚直不阿。
亦作“正色危言”。詹言曲说烦琐、片面的言论。
造言生事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造言捏词捏造虚假的言词。
躁言丑句丑恶的言辞。躁,通“臊”。
欲言又止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庸言庸行指平平常常的言行。淫言狎语见“淫言媟语”。
淫言诐行谓不正当的言行。淫言媟语轻狎的言词;淫秽猥亵的言词。
意在言外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溢于言外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
超出语言之外。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充分表露出来。
亦作“溢于言表”。溢于言表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讬于空言见“讬之空言”。一言中的的:箭靶的中心。
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
一言一行每句话,每个行动。一言以蔽之蔽:掩覆,引申为概括。
用一句话来概括。以言徇物用违心的话语附和别人。
溢言虚美过甚其辞、不符合实际地称美。一言兴邦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以言为讳谓人们把说话当作忌讳。形容统治阶级对言论箝制之严。
一言丧邦谓一句话可以亡国。以言取人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
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一言两语为数不多的几句话。以言举人根据言论来举荐人才。
一言半句见“一言半语”。一言半辞见“一言半语”。
以人废言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溢美之言过分夸奖的话。
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
4.【表示说的词语有哪些四字和二字的】一字词语:讲说喊叫呼吟读问答训斥责骂吼劝告评议话赞论述夸辩叙颂曰二字词语:说话谈话讲话叙述陈述复述申述说明声明讲明谈论辩论议论讨论商谈哈谈商量畅谈商讨话语呓语梦话怪话黑话谣言谰言恶言狂言流言巧言忠言疾言傻话胡话俗话废话发言婉言危言谎言直言预言诺言诤言说理说服略说评说怒斥驳斥批驳辱骂诅咒聆听耳闻耳濡目染百虑一致变心易虑不足为虑长计远虑闲聊、抱怨、诉说、嘟哝、念叨曰答道讲谈论议言语申诉----申说----申述----劝说----奉劝----劝告----解说----讲授----讲解----分说----辩白----分辩----述说----陈说----陈述----说明----阐明----说明稗官小说秕言谬说便辞巧说不经之说不刊之说不容分说不由分说长话短说成事不说痴人说梦打开天窗说亮话代人说项代为说项弹空说嘴道东说西道听涂说道听途说道西说东东谈西说敦诗说礼二话不说逢人说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观眉说眼诡言浮说好说歹说和颜说色横说竖说胡说八道胡说白道胡说乱道胡诌乱说花说柳说话长说短会道能说家见户说家至人说讲经说法讲是说非街谈巷说空费词说空口说白话口说无凭论长说短论今说古谩辞哗说盲人说象门到户说梦中说梦能说惯道能说会道能言快说懦词怪说千言万说善为说辞生公说法说白道黑说白道绿说长道短说长话短说长论短说长说短说到曹操,曹操就到说地谈天说东道西说东谈西说短道长说短论长说古道今说古谈今说好说歹说好嫌歹说黑道白说黄道黑说今道古说来话长说来说去说梅止渴说千道万说千说万说亲道热说三道四说时迟,那时快说是道非说是弄非说是谈非说一不二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嘴郎中谈古说今谈空说幻谈空说有谈情说爱谈天说地谈玄说妙谈圆说通谭天说地为人说项现身说法虚词诡说。
5.成语为什么四字者为多成语是一种相习沿用的特殊固定词组,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结构上具有凝固性.从字数上看,成语大多是四个字的,但也有三个字的,如“莫须有”、“落水狗”,有五个字的,如“小巫见大巫”、“天下无难事”,有六个字的,如“既来之,则安之”、“五十步笑百步”,有七个字的,如“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可忍,孰不可忍”,有八个字的,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有九个字,十个字的甚至十个字以上的.成语言简意丰,使用得当,可以使语言简洁,增强修辞效果.要准确使用成语,必须正确理解把握成语的含义.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前面已经说过,成语多由四字组成,少于四字或多于四字的比较少;尤其少与于四字的成语,相形之下更少.因此日本人讲汉语,就有四字汉语这种说法(见一九七八年版,吉田升等编著的《中学校现代国语》),也有的称为四字熟语(见一九七八年版,今泉忠义等编的《中学校国语》).不过他们列入四字汉语和四字熟语中的例语,在我们看来,有的不是我们所说的成语,因为我们没有那种说法.如左往右往上意下达执行犹豫质疑应答之类.又如他们把春夏秋冬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也都认为是四字熟语,我们也未便苟同.春夏秋冬这是气象学名词,前后左右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位名词,东西南北是地理学上常用的方位名词.尽管这样成语之显然有四字性是无可否认的.例如下列的成语,就它们的出处来看,都不是四个字,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些成语都是把非四字的话加以提炼、形成四字成语,试看以下成语与其出处的关系:(1)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梁惠王》上篇)(2)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篇)(3)事半功倍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证,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孟子·公孙丑》上篇)(4)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5)黔驴技穷唐朝柳宗元有篇文章题目是《三戒》,其中有一个小题为《黔之驴》.黔驴技穷就是从这篇文章叙述的故事中提炼出来的.(6)敝帚千金(或说敝帚自珍)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曹丕《典论·论文》)从上文看来,成语的四字性非常明显.或者把比四字为多的话缩减为四字,如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或者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只用四字,如事半功倍敝所千金.或者把一个用字较多的故事,编写为四字,成为一个成语,如刻(契)舟求剑黔驴技穷都是.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文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字,就成了成语.补充:成语不全部是四字句,但绝大多数是四字句,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诗经》的影响,诗经开四字诗歌之先河,对后世诗歌在句式节奏词汇等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许多成语就出自于《诗经》;二是古代其他文学作品及论文等,其句式的重要结构就是四字句,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句被经常运用,就成了成语;三是四字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又及具概括力,所以人们喜欢使用,重复使用,传承不息就成了成语.因为自古以来四字成语一般都不标字数,五字以上往往标作“多字成语”.所以四字成语占大多数,常用的汉语成语有4000条左右,其中四字成语占96%,其余是两个字到14个字的一般成语都是有出处有典故的,成语以格式为主,一般都是四字格,只有少量的其他形式,其他形式有“三字格”、“五字格”等等其表现主要是地域性,有许多成语只在平遥当地使用!“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吕叔湘先生曾这样指出:四音节好像一直都是汉语《百家姓》《李氏蒙求》《龙文鞭影》等等都是四音,亭台楼阁常有四言的横额,流传最广的成语也是四言为多.”。
上一篇:液力耦合器加多少油?
下一篇:克隆载体与表达载体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