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袁黄文言文翻译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袁黄传(其一)文言文阅读答案[编辑本段]其一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随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既走,(狼)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肉者,不如姑悬诸树而蚤(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狼乃止。

屠即径归。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疑虑徘徊)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皮)价昂,直(价值)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是可笑也。

译文从前有个屠夫卖肉回来,天色已经晚了。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狼不断的窥视着屠夫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在狼的面前晃了晃,想把狼吓跑。

狼看见了屠刀,一开始被吓了一下,往后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于屠夫就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等明天早上再来取肉。

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尖把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

屠夫就回家了。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于是感到非常害怕。

焦虑的在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条死狼。(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下颚,那个形状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

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呢。于是由于屠夫得到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

挂在树上像钓鱼一样,狼的遭遇太可笑了![编辑本段]其二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骨头已经没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往旁边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死。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企图在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和尾巴露在外面。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这只狼也被***死了。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自己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编辑本段]其三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狼亦可用也。译文:有一个屠夫,晚间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

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地窝棚,他就跑进去藏在里面。恶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

屠夫急忙抓住它,不让它抽出去。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死它。

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屠夫)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带子把狼腿捆起来。

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活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大嘴无法闭上,就把它背回去了。

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

2.文言文《袁黄公力行节俭》的译文是什么【译文】袁黄公努力施行节约俭省的政策,与官宦和儒者相互约定:每次会聚(只备)荤菜素菜五样,不许宰***牛羊。

但是县衙附近都有熟食店,由来已久,每天宰***牛羊很多,袁黄公也不能禁止。后来逐渐少了,一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的店铺了。

大概先前来买熟食的,都是打官司的人邀请宴请官府的小吏的。如今袁黄公(对案件)随察随结,县衙里没有积压的案件了,(所以)买熟食的人很少了,因而卖熟食的店主都亏损(严重),所以都转行了。

1、【原文】《袁黄公力行节俭》袁黄公力行节俭,与缙绅相约:每会荤素五品,不许宰牲。然县门左右各有熟食店,具来已久,日***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

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者。盖向来买食皆由讼者邀宴吏胥。

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则卖者折阅,故皆徙业耳。2、【注释】1袁黄:号了凡,明朝万历年间曾做知县,有《了凡四训》传世。

2缙坤: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3荤:指葱姜蒜等辛辣味的菜。

4胥(xū):小官吏。5折阅:亏损。

3、【袁黄】袁黄初名表,字坤仪,初号学海,后改号了凡。袁黄是(浙江嘉善人,又有资料称其为江苏吴江人)。

据日本学者酒井忠夫考证,袁家祖居嘉兴陶庄(明代并入嘉善县),元末时家境富足。明初因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发生靖难之役,袁家因与反对燕王的人有交往,而受到牵连被抄家。

袁了凡的曾祖的父亲幸免于被捕,开始四处奔走逃亡,后定居于江苏吴江。少即聪颖敏悟,卓有异才,对天文、术数、水利、兵书、政事、医药等无不研究,补诸生。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知县辟书院,令高材生从其受业。万历五年(1577)会试,因策论违主试官意而落第。

3.文言文(袁黄公力行节俭)【原文】袁黄公力行节俭,与缙绅相约:每会荤素五品,不许宰牲。

然县门左右各有熟食店,具来已久,日***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者。

盖向来买食皆由讼者邀宴吏胥。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则卖者折阅,故皆徙业耳。

(节选自《感应篇》)【译文】袁黄公努力施行节约俭省的政策,与官宦和儒者相互约定:每次会聚(只备)荤菜素菜五样,不许宰***牛羊。但是县衙附近都有熟食店,由来已久,每天宰***牛羊很多,袁黄公也不能禁止。

后来逐渐少了,一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的店铺了。大概先前来买熟食的,都是打官司的人邀请宴请官府的小吏的。

如今袁黄公(对案件)随察随结,县衙里没有积压的案件了,(所以)买熟食的人很少了,因而卖熟食的店主都亏损(严重),所以都转行了。

4.《改过之法》(袁黄)翻译及注释改过之法人,既然不是一出生就是圣人,哪能没有过失呢?孔子说:‘过则勿惮改。

’如果有了过失,就不要害怕改过。所以袁了凡先生在讲过改造命运的道理与方法后,接著又把改过的方法详细地说明,来教训他的儿子袁天启。

这一篇就是讲改过的方法。小的过失尚且要改,那末大的罪孽自然就不会再造了。

在东周的春秋时代,各国官吏相互往来频繁,学问与阅历都很丰富,因此仅凭观察一个人的言语举止,就能推测出他的吉凶祸福,没有不灵验的。这种事在《左传》、《国语》等各类记载史实的书中都能看得到。

大概说来一个人在尚未发生事情之前,预先显露出的吉凶祸福现象,都是发自他的内心,而表现于外在的行为。凡是待人处事比较稳重、厚道的人,常常能够获得福报;而行为不庄重、过分刻薄的人,常常会招致灾祸。

一般的凡夫学问不深、见识浅陋,没有识人之明,就像是眼睛得了眼翳病一般地看不清楚,却说祸福没有一定,是无法推测得出来的。一个人如果能以至诚之心待人,那他的心就与天道相吻合。

一个人福报将要到的时候,只须看他所做的善行,就必能预先得知;灾祸将要降临时,只须看他所做的恶行,也必定能够预先推测得到。现在如果想得到福报而避开灾祸,在还没有讲到行善之前,就必须先从改正过失开始做起。

但是改正过失的方法,第一、要发起羞愧心。试想古代的圣贤跟我们一样是个男子汉,他们为什么能够千古流芳,成为大众学习的榜样;而我为什么一事无成,甚至到了声名败坏的地步呢?这都是由于过分沉溺于逸乐,受到世俗的欲望所染污,并且偷偷地做些不合乎义理的事,还以为别人不晓得,而表现出傲慢的样子,毫无一点羞愧心;就这样日益沉沦下去,逐渐变成禽兽之流,但自己却不能发觉。

世界上各种可羞可耻的事情,都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孟子说:‘耻这一个字对于一个人,关系实在是太重大了!因为若能知耻,就可以成就圣贤之道;如果不知羞耻,那就只是像个禽兽罢了。

’这些话都是改正过失的重要诀窍呀!改过的第二个要素,是要发起戒慎恐惧心。须知天地鬼神都在我们的头顶上监察著,他们是难以欺骗的。

我们纵然在幽暗之处犯过,大家虽然不容易发觉,但天地鬼神却像镜子般地照著我们,看得实在非常清楚。所犯的罪业若是重大,必定会降下许多灾祸;就算是轻的过失,也会减损现有的福报。

我们怎么可以不惧怕呢?不只如此!就算是在没有人在的地方,神明仍然清清楚楚地看著、指著人们的一切作为;我们虽然掩盖得非常隐密,文饰得非常巧妙,但是内心的种种意念,早就显露出来了,神明全都看得很清楚,终究还是难以自我欺瞒。如果被人看破了,就会变成一文不值,怎么可以不时常存著敬畏之心呢?不仅这样!一个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存在,就算犯了满天的大罪恶,都还可以悔改;古人有一辈子都在作恶,到了临命终前却能悔悟过来,萌发一个善的念头,于是得到了善终的果报。

这就是说只要能够发出一个勇猛坚决的善念,就足以洗刷一生所积下的罪恶呀!譬如上千年的幽暗山谷,只要有一盏灯光照射进去,那么这千年来的黑暗就可以完全除去。所以过失不论是久远前犯的,还是最近才犯的,只有能够改过,才是最可贵的。

但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间,一切都不是恒常不变的;我们的肉体也是很容易死亡,只要一口气不来,呼吸停止了,这个肉身就不再归我所有。到这个时候就算是想要改过,也没有办法了。

到了这种地步,在明显可见的世间果报上,将须担受千百年的坏名声而遭人唾骂,虽然有孝子慈孙这些善良后代,也洗刷不掉这种恶名;至于在看不见的阴间之中,还要在千百劫的长时间里,沉沦到***里受到折磨,纵然是遇到圣贤佛菩萨,也无法救助、接引。这种恶报怎么可以不惧怕呢?改过的第三个要素,必须发起勇猛心。

人在犯过之后,不能够改正的原因,大都因为得过且过、退堕畏缩。我们必须在明白过失以后,立即痛下决心改正过来,不可以延迟、疑惑,更不应当犹豫不决,东等西等,不敢下定决心。

犯了小的过失,要像是被尖刺戳进肉内一般,必须赶快地剔除。若是犯了大的罪业,更须像被毒蛇咬到手指一样,要尽速将指头斩断,不可以有一点点犹豫、停顿,否则毒液蔓延到全身,就会立即死亡。

这便是《易经》中,风雷之所以构成〈益卦〉的道理所在。【改过要发心呀!改过要发心。

发些什么心呀!发些什么心。第一要发那羞耻心,第二要发那敬畏心,第三要发那勇猛心,具备这三种心,便能有过立即改呀!立即改。】

如果具备这三种心—耻心、畏心和勇心,那么一旦发现犯了过失,就能够立即改正;就像是春天的冰块遇到了阳光,还须忧虑它不会融化掉吗?但是一般人的过失,有从犯过的事实本身上戒除的,有从认识其中的道理而改正的,也有从心念上来改正的;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不一样,因此所得到的效果也就有所不同。譬如以前***害生命,现在戒除不再***了;以前发怒骂人,现在也都戒除不再发怒了;这是就所犯的事情而。

5.《王旦》文言文及其翻译寇准数短(王)旦,旦专称准。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帝以是愈贤旦。中书有事送密院,违诏格,准在密院,以事上闻,旦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罚。不逾月密院有事送中书,亦违招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还密院。准大惭见旦曰:“同年,甚得许大度量?”旦不答。寇准罢枢密使,托人私求为使相,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吾不受私请。”准深憾之。已而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准入见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以荐者。准愧叹以为不可及。准在藩镇生辰,造山棚大宴,又服用僭侈,为人所奏。帝怒谓旦曰:“寇准每事欲效朕,可乎?”旦徐对曰:“准诚贤能,无如呆何!”真宗意遂解,曰:“然,此正是呆尔。”遂不问……

旦为相宾客满堂,无敢以私请。察可与言及素知名者,数月后,召与语,询访四方利病,或使疏其言而献之。观才之所长密籍其名,其人复来,不见也。……旦任事久,人有谤之者,辄引咎不辩;至人有过失,虽人主甚怒,可辩者辩之,必得而后已。

3.当王旦任宰相时,寇准屡次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短处,但是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长处。有一天真宗笑着对王旦说:“卿虽然常称赞寇准的长处,但是准却专说卿的短处呢!”王旦回答说:“臣居相位参与国政年久,必然难免有许多缺失,准事奉陛下无所隐瞒,由此更见准的忠直,臣所以一再保荐…:.。”真宗由此更赏识王旦。当寇准任枢密院直学士时,王旦在中书有事送枢密院,偶尔不合诏令格式,准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责问,但是王旦并不介意,只是再拜谢过而已。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事送中书,也不合诏令格式,堂吏发现很高兴地呈给王旦,认为这下逮到机会了,可是王旦却命送回枢密院更正,并不上奏。寇准大为惭愧,见王旦说:“同年怎么有这样大度量呢?”王旦不答。

当寇准免去枢密职位后,曾私下求王旦提拔他为相,王旦惊异地回答说:“国家将相重任,怎可用求来的呢?”准心中很不愉快。其后皇上果然授予寇准节度使同平章事。准入朝拜谢说:“臣若不是承蒙陛下知遇提拔,那有今日?”皇上便将王旦一再推荐之事告知,寇准非常惭愧感叹,自觉德量远不及王旦。寇准担任镇守一方要职中,在过生日时,建造山棚举办盛大宴会,服装用品奢侈且超过规格,被别人奏报。皇帝发怒对王旦说:“寇准办事按皇帝的规格,可以这样吗?”王旦慢慢地回答说:“寇准确实有德有才能,不会如此无知!”真宗皇帝随即明白,说道:“我知道了,这正是他的无知。”就不再过问此事……

王旦担任丞相职务,接触很多人,从不以私利结交。观察可以交谈的和以前就了解的,几个月以后,召见与之交谈,咨询访问各处利益和危害之处,或者让他们以书面形式呈报上来。发现他们的长处,悄悄地记下他们的姓名,如果其中有人再来求见,不须见面就能处理了。……王旦处理政事时间久长,有人非议,则立即寻找错失而并不推诿辩解;如果别人出现过失,即使皇帝很发怒,能够解释就解释,尽最大的努力才罢休。

6.文言文翻译《崔枢》有个叫崔枢的人去汴梁考进士,同南方一商人住在一起达半年之久,两人成了好朋友。后来这位商人得了重病,他对崔枢说:“这些天承蒙你照顾,没有把我当外人看待。我的病看来是治不好了,按我们家乡的风俗,人死了要土葬,希望你能帮我这个忙。”崔枢答就了他的请求。商人又说:“我有一颗宝珠,价值万贯,得到它能蹈火赴水,确实是极珍贵的宝珠,愿奉送给你。”崔枢怀着好奇的心理接受了宝珠。事后崔枢一想,觉得不妥:做一个进士,所需自有官府共给,怎么能够私藏异宝呢?商人死后,崔枢在土葬他时就把宝珠也一同放入棺材,葬进坟墓中去了。

一年后崔枢到亳州四处谋生,听到南方商人的妻子从南方千里迢迢来寻找亡夫,并追查宝珠下落。商人的妻子将崔枢告到官府,说宝珠一定是崔秀才得到了。官府派人逮捕了崔枢。崔枢说:“如果墓没有被盗的话,宝珠一定还在棺材里。”于是,官府派人挖墓开棺,果然宝珠还在棺材里。沛帅王颜认为崔枢的可贵品质确实不凡,想留他做幕僚,他不肯。第二年崔枢考中进士,后来一直做到主考官,享有清廉的名声。

袁黄

上一篇:兵员预征亮了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西南名族大学校区分布

其他文章

  • 人怎么读拼音
  • 2019年淄博教师编考试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 三亚玻璃栈道在什么地方,门票价多少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什么意思
  • 大专可以当兵吗
  • lee怎么读
  • 什么是新茶,新茶是不是越新越好
  • 超短句子大全86句
  • 男女生聊天时男生给女生发啧啧啧是啥意思
  • 保安公司督察队长职责
  • 夏时制什么意思(1998年夏令时范围)
  • 贫困生补助金额一般是多少
  • 怎么用眼线膏来画眼线
  • 历史上高贵妃原型是谁
  •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介绍
  • 马可和马赫是亲兄弟吗
  • 适合男生唱的英文歌好听到爆适合男生唱的英文歌推荐
  • 司法所的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
  • 马厩的读音是什么
  • 一路有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