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地的探察就是所谓的实验。作者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也因此在学习和科研中吃尽了苦头,所以特地写了这篇文章告诫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第2~12段):论述论题,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可分为两层:
(1)第一层(第2~5段):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
(2)第二层(第6~12段):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3段):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一针见血语重心长,对我国学生不啻是当头棒喝,每个人都由此终身受益。
上一篇:行政组织理论的创始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