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阕和下阕写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上阙和下阙的意思是上段和下段,又称上片和下片。
阕,中国汉字,读作:què。该字主要字义是停止的意思,又作为量词使用,歌曲或词,一首为一阕;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称“下阕”。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58字以内为小令;
59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上阕写所见下阕写所思。上阕景中含情,下阕情寓于景。
阕在古诗词里的意思:
“阕”与诗没有关系,只与词有关。
“阕”作为量词,是乐曲的计量单位。阕,作为短曲表示一支曲子,与一首歌、一支曲子的“首”、“支”相当;作为长曲,表示的乐章、段落,相当于“段”。
再说“词”,它来源于乐曲的唱词,因而叫做词。短曲的唱词不分段,一个完整的作品就是一“阕”,相当于首、支;同样的曲调重复两遍,谱子相同而唱词不同,就叫上阕、下阕,相当于“段”。
词最后脱离音乐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并没有完全脱离音乐的习惯用词。一个不分段的完整词作,叫“一阕”;分上下两个段落的,分别叫上阕、下阕,或者叫上片、下片。如果是三段以上的,每段叫做“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