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什么意思(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出自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为: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1,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44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这句话的意思是:征于色 指 求学问的态度要表现出认真严谨;发于声指有不懂的地方要马上发问;而后喻指才能理解正确的观念与道理。

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字面意思应该是:表现在脸色言词中才能明白。

8、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9、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10、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11、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12、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既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上一篇:血鳝是什么品种

下一篇:军检面试内容及技巧

其他文章

  • 北京方言口语有哪些呢
  • 大脑洞的意思
  • 委内瑞拉人口分布
  • 过年的看图写话有哪些
  • 邯郸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
  •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是多少
  • 小说《八分钟的温暖》结局是什么
  • 四中录取分数线2023
  • 李连杰多大岁数了
  • 写盼望的作文
  • 干电池和水电池的区别
  • 大雁归来概括是什么
  • 默读作者其他作品
  • fe的相对分子质量
  • 安庆师范学院期末成绩怎么查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多少分
  • 武装部问你为什么要当兵
  • 聊斋志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只只造句105句
  • 南的反义词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