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中国版本图书馆的机构沿革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中国版本图书馆的前身为中央人民***出版总署图书馆,成立于1950年7月1日,由中央人民***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提议并筹建。其任务是:负责保管本国出版物样本,以利于出版工作的调查研究和文化的传承。成立伊始立即向全国国营、公私合营、私营出版单位征集1949年10月1日后印行的初版、重版图书和期刊样本,并接收了原南京国立编译馆的全部藏书,成为中央人民***出版总署图书馆最早的馆藏。1954年11月,国务院撤销中央人民***出版总署,出版行政业务划归文化部。12月1日成立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后,中央人民***出版总署图书馆即更名为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图书馆,1957年5月,又更名为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1958年1月起,增加图书、期刊、报纸出版统计职能。1970年5月,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与北京图书馆合并,改称北京图书馆版本书库。197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版本书库重新划归国务院出版口,更名为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文化部系统一批从湖北省咸宁“五七干校”回京工作的作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80多人,被临时安置在版本图书馆,版本图书馆为此增设研究室和编译室,分别负责审读图书和翻译外文图书,4年中翻译出版图书26种。版本图书馆被称为“既藏书,又***”。1982年7月,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合并到文化部,改为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原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更名为中国版本图书馆,该名称沿用至今。1985年10月,国务院决定将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改为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恢复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87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成立,中国版本图书馆为其直属事业单位。1995年10月,中国版本图书馆与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合并,称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中国版本图书馆)。其主要职能是:征集、保管全国各级各类出版物样本,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版权、发行等信息资源,建立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基地和网络,为领导机关、新闻出版行业和全社会服务等。2001年4月,新闻出版署更名为新闻出版总署,升格为正部级,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中国版本图书馆)相应更名为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中国版本图书馆)。2010年5月20日,根据《关于新闻出版总署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职能调整的通知》,恢复中国版本图书馆建制,同时加挂条码中心的牌子,更名为中国版本图书馆(新闻出版总署条码中心),为新闻出版总署直属财政补助事业单位,除原有业务外,增加出版物书号发放、条码制作等管理职能。历任馆长及在任时间分别是:孙伏园(1950.7-);宁起枷(1977.9-1983.2);宋志诚;崔源禹(1983.2-1986.6);许绵(1988.6-1997.5);顾永高(1997.5-2004.12);艾立民(2004.12-2010.5);左晓光(2010.5-今)。

中国版本图书馆

上一篇:致谢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汇客app登录微信安全吗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