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
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
典故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欲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道的不同理解
《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靠前》: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理想,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司马迁感叹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真是各人追随各人的志向啊!”(《史记·伯夷长齐列传》)这是政治态度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世上学老子的人不屑于儒学,学儒学的人也不屑于老子学说。道不同不相为谋。难道说的这种情况呢?”(《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这是思想观念、学术主张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上一篇:chinanet怎么连接
下一篇:绿阴如盖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