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魏碑入门最好的字帖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一、魏碑第一:《张猛龙碑》

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立于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碑石在山东曲阜孔庙,无书写者姓名。碑文记载了张猛龙兴办教育的事迹。书法为正宗北碑书体,运笔刚健,保留了《始平公》的旧貌。但也并非笔笔都方,而是方圆变化多端,比《始平公》更精美细腻。

字体略长结体端丽,已经是比较标准的楷书,有的笔画中甚至还有行书味道。康有为评其:“结构精绝,变化无端”“为正体变态之宗”,意思是开创了初唐楷书法则的先河。此碑也被誉为“魏碑第一”。

二、灵动秀美:《张黑女墓志》

原名《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墓主人张玄字黑女(读音hèrǔ),因避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名讳,所以称《张黑女墓志》。刻于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楷书20行,每行20字,共367字。有人说纵观各种魏碑名贴,欹侧的多、平正的少;粗犷的多、细腻的少;锋芒毕露的多,含蓄蕴藉的少。

正因为如此此墓志格外引人注目。虽属正书行笔却不像唐楷死板缺少变化。笔法中锋与侧锋兼用,刚柔相济。结构扁方疏朗,多参隶意。总体风格有近似唐楷的成熟、魏碑的多变,也有隶书的高古气息,是魏墓志的代表作。

分上、下两碑,记述了郑道昭父亲郑羲的生平事迹。上碑处于从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有篆书的笔法,隶书的体势,行书的纵逸风姿,楷书的端庄,可谓集众体之长。下碑结体宽博宕逸,用笔方圆兼备,雄浑庄重、雍容大雅。康有为尤其推重此碑,称它北魏“圆笔之宗”。

四、《爨龙颜碑》

同《爨宝子碑》合称“二爨”。笔画沉毅雄拔,结体茂密、跌宕恣肆,变化极为丰富。风格含韵于朴,寓巧于拙,在众多碑刻中不失独特面貌。也有人将它与《嵩高灵庙碑》相比,认为“魏晋以还,此两碑为书家之鼻祖”。

五、《苏孝慈墓志》

又称《苏慈墓志》《苏使君墓志》,刻于隋仁寿三年(603),原石现存蒲城县博物馆。风格和欧体相近,结字谨严,章法整齐,结体平正,字体小,兼有南帖之绵丽和北碑之峻整,是唐代欧阳询一派楷法的先驱。由于出土较晚,字迹清晰完好,是学习魏碑的最佳范本。

书体隶正相杂,是尚未成熟的楷书,与《张迁碑》一脉相承。结体自由用笔无拘无束,有拙朴意趣。

七、用笔高古:《华岳庙碑》

书体属于隶书,蚕头雁尾随处可见,结字大致遵循汉隶结字对称均衡的原则。还有就是在用笔方面,装饰意味十分浓厚,波挑夸张而笔画斩钉截铁;另外篆、隶、楷各体夹杂,代表了此时期北朝碑版书法的新面貌。

八、厚重朴茂:《太觉造像》

具有典型的北魏碑刻风格,粗细有致,雄豪意气,铿锵有声,姿态矫健,厚重当数第一。

据说多练习可以强身健体呢。

九、端庄隽美:《元怀墓志》

用笔秀劲圆润,结构宽博端庄,布局疏朗,文字端庄而灵动,为楷书之典则。

十、饱满雄强:《始平公》

龙门二十品中尤为珍贵的一品。方笔斩截结体扁方紧密,点划厚重饱满,锋芒毕露,一反南朝靡弱的书风,被推为“魏碑方笔刚健风格的代表”。

扩展资料

书迹分析

《王银堂画像题名》(406)楷书,《折冲将军薪兴令造寺碑》(436)楷书,新疆吐鲁番出土,《皇帝东巡之碑》并碑额(437)碑文隶书,阳文篆额“皇帝东巡之碑”,民国年间河北易县出土,《大代华岳庙碑》(439)隶书,碑原在陕西华阴县华山,《王神虎造像记》(440)楷书,《朱雄造像记》(440)楷书,《合邑又道继等造像记》(440)楷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魏碑体

魏碑字帖

上一篇:etc卡怎么注销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简短的评语大全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