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城级战列巡洋舰的1920年的八八舰队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907年由当时海军大臣提出海军军备扩充的构想,简称“八八舰队”,通常由八艘战列舰和八艘装甲巡洋舰组成,由舰齢在8年以内的主力战舰充当。但是其预算一直没有被批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海军扩张计划改为由八艘战列舰和八艘战列巡洋舰组成。最先出台的是1915年制订的“八四舰队计划”,即到1923年装备舰龄未满8年的八艘战列舰和四艘战列巡洋舰。包括已经建成的以及接近完工的战列舰扶桑级2艘、伊势级2艘,战列巡洋舰金刚级4艘。计划拨款建造战列舰长门、陆奥(长门级战列舰)、加贺、土佐(加贺级战列舰),以及战列巡洋舰天城、赤城(天城级战列巡洋舰),2艘天城级是该计划执行期间届时舰龄即将满8年的2艘金刚级的替代舰。1918年扩充为“八六舰队计划”,计划拨款建造战列巡洋舰爱宕、高雄(天城级)。最后到1920年形成最终的“八八舰队计划”,到计划完成时的1927年,届时扶桑级、伊势级、金刚级的舰龄将满8年,该计划在战列舰长门级2艘、加贺级2艘,战列巡洋舰天城级4艘的基础上,再拨款建造4艘战列舰,4艘战列巡洋舰。最终的八八舰队计划舰:1号舰长门(服役)、2号舰陆奥(服役)、3号舰加贺(接替天城改建成航空母舰)、4号舰土佐(终止)、5号舰天城(计划改建成航空母舰,在大地震中损坏后拆毁)、6号舰赤城(改建成航空母舰)、7号舰爱宕(终止)、8号舰高雄(终止)、9号舰纪伊、10号舰尾张、11号舰骏河?、12号舰近江?、13号舰~16号舰未命名。八八舰队计划除主力舰的建造计划以外还包括巡洋舰等辅助舰艇的建造计划。该计划1920年7月由日本国会批准,预计到1927年完成。如此浩大的海军军备扩充对当时的日本经济形成严重的负担,1921年日本只能响应美国方面的倡议,在华盛顿召开旨在限制海军军备的会议。由于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定,终止了缔约国新的主力舰的建造,使该计划被终止执行。八八舰队计划舰仅长门级战列舰2艘建成。加贺级2艘、战列巡洋舰天城级4艘以及尚未开工的战列舰纪伊级都被中止建造。天城级已开工进度最快的两艘舰天城、赤城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准许被改装成航空母舰。华盛顿会议中,美国、英国要求日本销毁已下水接近完工的陆奥号战列舰,但在日本的强硬态度下,最终陆奥得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