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奈何明月照沟渠是谁的诗句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高明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句话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记》。意思是:我本一心向往明月,可明月却偏偏要去照着臭水沟。常用来喻指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与尊重。

现代人常常将其与“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进行连用,用来比喻自己对爱情或者梦想之物求而不得的心情。

作者简介

高明,(1305—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县人。早年乡居。后热中功名,四十岁左右中了进士,在处州、杭州等地作小官。1348年,任镇压浙东方国珍起义的元军统帅府都事,后因与统帅意见不合,“辟不治文书”。方国珍投降后,回杭州隐居,又被任命为江南台椽,福建省都事等职。1356年后,归隐于宁波城东的栎社,《琵琶记》大概是在这个时候写的。高明是个封建伦理道德的狂热鼓吹者,他曾为陈妙珍请求旌表;在《昭君出塞图》中大骂昭君出嫁异邦是“失节”,说什么“纲常紊乱乃至此,千载玉颜犹可耻”,甚至不近情理地认为“蛾眉傥不嫁单于,灭火安知非此水”。他开始并不轻视名利,《宋元学案》七十说他曾叹道:“人不专一径取第,虽博奚为”?并奋读春秋,“识圣人大义”,终于“登至元乙酉第”。但做了官后,因“数忤权贵”,或“意所不可,辄上政事堂慷慨求去”,于是感慨万端,始信**厚禄乃“为忧患之始”,安心归隐,与乡人子弟讲论诗书礼义,游山观水,以终其生。

作品简介

《琵琶记》叙写的是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全剧共四十二出,结构完整巧妙,语言典雅生动,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结合的作品。

艺术成就

《琵琶记》代表了南戏在进入明清“传奇”阶段之前的最高水平,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元末元杂剧走向衰落,但戏曲活动仍很频繁,这都是因为《琵琶记》等南戏的兴起。它的双线结构的形式,成为传奇创作的固定模式;它的曲律,成为各家曲谱的主选对象;它的表演艺术,成为演剧的典范,是每一个演员必须学习的入门剧本。它从明代开始一直是被名家仿效的典范,至今仍活跃于舞台上,是戏曲史上传演最广的作品之一;同时它也是人们案头阅读的对象。后人称《琵琶记》是“词曲之祖”、元代剧坛的殿军、明代戏曲的先声。

高明《琵琶记》全诗

上一篇:墨子名言大全82句

下一篇:宾得相机产品系列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