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渔翁柳宗元表达了什么感情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渔翁

诗人柳宗元朝代唐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没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欺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

①西岩:即西山,在今湖南零陵西湘江外。

②汲:取水。

3湘:湘江。

④楚:西山古属楚地。

⑤销:消散。

6炊乃:摇槍声。唐代湘中有棹歌《欸乃

曲》

①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译文】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增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赏析】

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但同时诗人又把两者浑然融化,渔翁和自然景象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共同显示着生活的节奏和内在的机趣。由夜而晨,是人类活动最丰富的时刻,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刻,本诗即以此为景色发展的线索。所以渔翁不断变换的举止行动和自然景色的无穷变幻便有了共同的时间依据,取得极为和谐的统一。

全诗共六句,按时间顺序,分三个层次。"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这是从夜到拂晓的景象。渔翁是这两句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他夜宿山边,晨起汲水燃竹,以忙碌的身影形象地显示着时间的流转。伴随着渔翁的活动,诗人的笔触又自但是然地延及西岩、清湘、楚竹,西岩即永州西山,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文中曾极言探得西山的欢悦,并描述了西山的高峻:居于西山之巅,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渔翁 柳宗元

上一篇:三缸柱塞泵没有压力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痛哭流涕造句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