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第九交响曲》的作者是?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贝多芬

《第九交响曲》又名为《合唱交响曲》是由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曲,于1823年的年底完成,1824年5月7日,该曲首演于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该曲一共四个乐章,一直以来,该组曲被认为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第九交响曲》(完成于1823)从深层反映了贝多芬晚期的思想。当时他非常压抑痛苦,生活日益贫困,在创作上已沉默数年。他在苦闷中反复思索和酝酿,最后不顾黑暗的现实和政局,毅然写出了这部宏伟的作品,大胆地表现了他对封建复辟的否定和批判。

《第九交响曲》一共四个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大大地加长了篇幅。他还为第四乐章安排了一段漫长的引子。靠前乐章的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压抑,时而悲壮,人们似乎看到勇士们不断地冲击关口,前仆后继,去夺取胜利。第二乐章通常应该是慢板,而贝多芬却用了极活泼的快板,表现出明朗振奋的主题。第三乐章是慢板乐章,但贝多芬有意在编排上加以创新,用平缓的旋律来表现柔美,使之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第四乐章是《第九交响曲》的精髓。它通常被划分为两个部分——序奏以及人声。在序奏中,前三个乐章的基本主题依次重现,最后用木管徐徐引出了《欢乐颂》,作品的主题终于出现了!在这里,贝多芬并没有照搬席勒的原诗,只选用了全诗的靠前节、第二节的前半部分,第三节和第四节的后半部分,不仅表达了原诗的精神气度,而且还超过了席勒原诗的境界。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在四个不同声部人声的独唱、重唱以及大合唱团的合唱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渴望,“对人类充满爱”的主题得到了升华。“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大家永远要相爱。朋友们,在那天堂上,仁爱上帝眷顾我们。”在第四乐章的最后,壮丽肃穆的气氛被推到精致,在一片无比光明、无比辉煌的情景中,《欢乐颂》登上了整个交响曲的顶峰,唱响了整个宇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挥家。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贝多芬也被尊称为“乐圣”。

第九交响曲

上一篇:铅笔英语怎么读

下一篇:俯瞰的意思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