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自由组合定律内容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自由组合定律内容为: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称基因的独立分配定律,是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之一(另外两个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它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经豌豆杂交试验发现。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决定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孟德尔在做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发现,基因分离比为9:3:3:1。图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这一结果表明,它是由两对基因分别由基因的分离定律独自分离的比例3:1产生的。在真核生物中,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的靠前次分裂后期发生。

发现者

遗传学说奠基人孟德尔(GregorJohannMendel)于1856-1864年间作为假说提出并初步验证。

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3细胞核遗传

4两对或多对性状遗传

5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适用范围

不连锁基因。对于除此以外的完全连锁、部分连锁以及所谓假连锁基因,遵循连锁互换规律。

定义

应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理论意义

能够解释为什么自然界的生物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为什么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例如人的指纹,在全世界就没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生物变异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有性生殖中,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后代。

实践意义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因为通过杂交,基因重组能产生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有利于人工选育新品种。例如,一个小麦品种能抗倒伏,但不抗锈病,另一品种则抗锈病而易倒伏,经杂交,子二代可能出现既抗锈病又不倒伏的新类型。通过人工选择,就可得到符合人类要求的新品种。

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可以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来分析家系中两种遗传病同时发生的情况,并且推断出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概率,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上一篇:植树节手抄报

下一篇:汪涛的简介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