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重庆市潼南中学校的学校沿革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949年12月5日,潼南解放。潼南中学踏上了新的征程。1950年3月,潼南县立中学组成了以傅先楷,梁秋霞为首的校务委员会。王定远为训育主任,聘用周继造为教导主任。其时潼南县立女中和私立潼光中学一齐并入潼南中学。1951年9月,学校恢复校长责任制,调**地下党员袁明道为校长,中国农工***党员周继造继续任教导主任(周于1978年升任副校长)。这两位潼南教育的老前辈合作共事三十余年,为党育的教事业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堪称:教坛泰斗,一代宗师。1951年12月26日,中国教育工会潼南中学委员会正式成立,袁明道、李知达为正副主任委员,从此,教师有了自己的组织——工会。1953年5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冉崇铨任潼中副校长(冉于1963年调县***工作,任副县长)。 1959年,校长袁明道调离学校,副校长杨少琛主持学校工作,杨于1962年调离去绵阳.1962年10月袁明道被调回潼中主持工作。1964年4月,李问农调入潼中作副校长和党支部副书记。根据有关资料,至“文革”初期止,潼中初中毕业共51个班,约2500人;高中毕业35个班,约1700人。高中升大专比例为50%左右。高56级1个班,升学者为90%以上。1966年6月,“文革”在潼南开始。1967年,潼中被“造反派”夺权接管,那时,学校处于混乱之中。1970年1月,潼中“革委会”成立。彭光明任主任,杨贤贞、赖维富为副主任,刘宜君、唐才民、邓述才等11人为常委。原校领导袁明道、周继造等仍坚持不懈地为学校作力所能及的工作,尽力减少“文革”对潼中的损失。1970年6月,塘坝中学校长张丕和任潼中革委会副主任。1970年潼中开始复课。此时的潼中百废待兴。袁明道、周继造等同志为潼中的复兴,呕心沥血、忘我工作,使学校工作逐步进入正轨。1973年,校革委会副主任袁明道出席绵阳地区党代会,主任周继造出席了绵阳地区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代表会。1973年10月22日,出版校报《学习生活》第1期。1976年4月,潼中举办了教育成果展览,内容十分丰富。当时县委书记何绍兴亲临参观,勉励有加。参观的群众也给予高度评价。1977年7月2日,江津地区在潼中召开了中小学教育革命座谈会,袁明道校长介绍了抓纲治校的经验。这一年学校大专考试成绩优异;数学、语文为全地区第一名;理化第二名。上线人数为地区之冠,受到地、县领导领导高度称赞。1977年10月,周继造主任代表教师去北京瞻仰了***遗容。1978年5月,潼中被江津地区评为红旗单位一面“全面地正确地贯彻***的教育路线”的大红锦旗。袁明道校长在地区表彰会上第一个发言,深受好评,周继造被评为江津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同时出席了会议。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0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此时中国教育工会潼中工会得以恢复,刘宜君为工会主席,肖长江为副主席。1985年刘宜君被评为全国工会积极分子。1981年1月,校长袁明道以四川省中学校长唯一代表身份出席北京全国招生工作会议,研讨教育方针、招生办法等。1982年1月,袁明道校长参加四川省重点中学校长会,省教厅代表省***宣布潼中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省级重点中学。潼南中学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省级重点中学这个荣誉,是袁明道、周继造、李同荣、肖长江、黎家祥、谢厚生、刘明德等老一辈潼中人艰苦创业的结晶,是潼中人的骄傲和自豪。 1980年老领导周继造离休,仍继续留校工作。袁明道校长于1984年任专职党总支书记,并于1986年离休。这两位潼南人民的老教育家,在创业的路上,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为潼中的建设和发展耗毕生之精力,功不可磨,全县人民莫不崇敬。1984年副校长徐教华升任校长,夏晓宇任副校长,杨若愚作教导主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3年中,潼南中学高中毕业4000多人,40%升入了大专院校学习。1991年至2000年1991年,校长徐教华调至江油工作,夏晓宇接任校长职务。政教主任曾和平任副校长。夏晓宇校长于1992年2月不幸去世。1992年7月,曾和平任潼南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周南佑任副校长、李林蔚任党总支副书记,杨若愚任副校级调研员兼教导主任。1995年,该校高95级5班学生蒋志荣获第二十六届中学生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是年彭大光同志任副校长,并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7年7月,吴永松同志调任潼南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8,并是教委第一副主任。原校长曾和平同志调至县教委作副主任。1997年9月,潼南中学在吴永松同志的领导下,创办校报《潼中报》,该报由县长徐祖文题写报名,吴永松校长担任报社社长。1998年10月,该校英语教师学科组长黄志勇同志被评为重庆市特级教师,化学教师黄宏生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8年7月,该校高98级学生参加全国高考,有409人升上大专,突破四百大关,升学率为82.6%,创造了潼南中学升学历史的新纪录,其升学率名列重庆市43所重点中学第8位,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从1999年至2003年,学校的高考升学率长期稳定在98%以上,每年均有近400名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中科大、浙大等全国重点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市重点中学前茅。2000年10月,唐绍奎、钱祖荣任副校长。2001年至今 2001年10月,县委304号文件批准潼南中学成立党委,吴永松同志任党委书记(兼)、彭大光同志任党委副书记(兼)。 2002年8月,黄志勇、张世国任副校长,汤启毅任正校级调研员。2003年8月,数学高级教师王栋良同志被评为重庆市特级教师。高级教师蒋云龙同志在国际学术会上交流教科研工作经验。2003年12月,唐绍奎同志任潼南中学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吴永松同志任正校级调研员,彭大光同志任副校级调研员。

潼南中学

上一篇:小鲨鱼是什么鲨鱼

下一篇:描写鼻子的词语有哪些

其他文章

  • 12369环保投诉电话是24小时的吗
  • 国字的笔画笔顺
  • 宋人或得玉原文及翻译
  • 座的成语
  • 韵达快递电话
  • 石敢言病危(石敢言)
  • 木偶的英文
  • 女生的称呼有哪些
  • 暖气不热打12319管用吗
  • 扬程的概念
  • 鲁智深的性格特征具体分析(鲁智深的性格特征)
  • 人民币兑英镑换算
  • 咖色棕色驼色卡其色的区别
  • 海外购物app排行榜前十名
  • 电子秤怎么设置公斤呢
  • 少卿是什么意思
  • mstv版本是什么
  • 匍匐在字典中的解释是什么
  • 频数直方图是什么
  • 两个山字并列放在一起念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