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劳动生产总值怎么计算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一)计算方法1.生产法: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2.收入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国内生产总值。

3.支出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支付总和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提示】以上三种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理论上应当相等,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等原因,计算结果会出现一些差异,称为统计误差。(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构成1.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2.收入法增加值的具体内容(1)劳动者报酬①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应从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

②包括工资总额、福利费和其他实物形式的劳动报酬。

③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主要是劳动所得,也都列入劳动者报酬中。

(2)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价值,按规定比率提取的计入生产成本的折旧费。

(3)生产税净额①生产税净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②生产税是企业从事有关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应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

③生产税举例: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企业管理费中的各种税金等,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4)营业盈余①营业盈余,是指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大致相当于营业利润,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费。

②如果企业从***获得生产补贴,应将补贴一并计入营业盈余中。

3.计算公式(1)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2)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收入法增加值之和。

4.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分配项目。

(1)劳动者报酬为居民所得;

(2)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为企业、单位所得;

(3)生产税净额为***所得。(三)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构成1.支出法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1)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价值。

(2)产品最终使用的去向:

①用于最终消费;②用于投资即资本形成;③用于出口。

(3)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2.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具体内容(1)最终消费①包括居民消费和***消费。

②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2)资本形成总额①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变动。a.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常住单位建造、购置和转入的固定资产扣除销售和转出固定资产后的价值。b.存货变动包括原材料、燃料库存,生产单位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库存,销售单位商品库存期末价值减去期初价值的差额。

②资本形成率: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

(3)净出口①净出口:是一定时期内货物和服务出口总值减去进口总值后的差额。

②出口是本国(常住单位)向国外(非常住单位)销售和无偿转让的货物和服务。

③进口是本国从国外购买和无偿得到的货物和服务。

3.如果对居民和***的支出再分开核算,则支出法下的GDP包括:

(1)居民消费支出;

(2)固定投资支出;

(3)***购买;

(4)净出口。

4.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可以表示为:GDP=C+I+G+(X-M)式中:C表示居民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购买;(X-M)表示净出口。

劳动生产总值

上一篇:什么是离岸账户

下一篇:难忘造句 难忘造句精选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