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知府是几品官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三品

知府,官名,别称太守、府尊等,明代官制正四品,清代官制从四品。唐代时已有相近的权变做法;宋代时称“知某府事”;元朝废府设路,只在散府设有“知府”的官职;明代正式把官职名改为知府;清代沿袭明制,官职变化不大;辛亥革命后,撤销府一级行政区,知府遂废。

渊源背景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以府命名,始于唐代,“隋以前,未有府之名。其以京都称府者,自唐始。”唐代的府分三种:都督府、京都府与都护府。都督府为军区性质,都护府为少数民族区最高行政机构,此二者与后世的府无因缘关系,惟有“京府”,可视作后世府之源。唐代“京府"由皇帝所在及曾驻地之州升格而来。府的长官牧、尹并置或只置府尹,实际政务由府尹主持。府尹从三品,掌宣教化,岁行属县,观风俗,录囚徒,恤孤寡,为地方“道”之下、“县”之上的中级行政官。由此可见,尽管府尹品级高于后世之知府,然其职掌基本相同。

五代时,地方政制多沿唐规,无大变革。

宋代的府一级政权的长官,开始称“知府”。鉴于五代以来地方官多用武人,他们侍兵跋扈、不谙政事而祸国殃民的教训,宋太祖改以中央文臣出理地方事务。文臣出理府事者,称“知某府事”,简称“知府”,如带二品以上或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之职衔则曰“判某府事”。

清朝沿袭明制,没有大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撤销府一级行政区,知府遂废。

品级

明代:正四品。

清代:初制正四品。乾隆十八年(1753年)改从四品。

俸禄

明代

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更定的文武百官岁禄标准,成为有明一代文武百官俸禄标准的定制。按照定制,知府月米24石、岁米288石。

职掌

关于明代知府的职掌,《明史·职官志》记载较详尽:“知府掌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每三岁察属吏之贤否,上下其考以达于省,上吏部。凡朝贺、吊祭,视布政使司,直隶府得专达。凡诏敕、例令、勘割至,谨受之,下所属奉行。所属之政,皆受约束于府,剂量轻重而令之,大者白于抚按,布按议允乃行。凡宾兴科贡,提调学校,修明祀典之事,咸掌之。若籍帐、军匠、驿递、马牧、盗贼、仓库、河渠、沟防、道路之事,虽有专官,皆总领而稽核之。”

表面看来,明史记载知府之职权,为“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知府似乎是一亲民之官,实则不然。若进而考察,则可知其主要职责为“考察属吏"“上下文移”,府乃是上级考核官吏,监临属县,办理公文的承转机关。而所谓“宜风化、平狱讼……”云者,自然也是主要督率其属县而施其政。

知府是几品官

上一篇:安全经费提取标准

下一篇:柏斯琴行有哪些钢琴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