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千金买骨典故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千金买骨典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千金买骨典故1  千金买骨典故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

  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成语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3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这个人用了3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500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很不高兴。买马骨的人却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很多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上面的故事,又对燕昭王说:“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你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燕昭王认为有理,就拜郭隗为师,还给他优厚的俸禄。并让他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人才的地方。消息传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盛起来,终于打败了齐国,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

  成语出处

  1、《战国策》燕策: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入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王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巿马,马今至矣。”

  战国时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买已死千里马的骨头为喻,劝谏燕昭王要礼遇天下贤士,则能为其效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礼聘贤士,恳切求才的意思。

  2、宋˙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苏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诗:“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成语寓意

  千金买骨这个典故反映出一种用人的普遍心理。后来人们就以此类比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等爱惜人才行为,看到了这一成语的正面激励含义,却往往忽略了它有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必须注意到千金买到的,不是千里马本身,而是千里马的尸首。这就同寻求真正的千里马有了差别。不注意这种差别,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千金买骨典故2  “千金买骨”是个成语,出自这句成语见于《国策·燕策一》,其义比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

  「原文」

  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语曰:“请求之。”君谴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②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③,千里之马者三。

  「注释」

  ①涓人:君王身边的亲近的人。②反:通“返”。③期年:一周年。

  「参考译文」

  有一个国君愿意出一千两黄金来购买一匹千里马,可3年过去了,千里马仍没买到。

  这时,有个侍臣向国君请求出去寻求千里马。侍臣找了3个月,终于找到了线索,可到地方一看,马已经死了。侍臣拿出了500两黄金买回了那匹千里马的头骨。

  国君非常生气:“我所要的`是活马,怎么能把死马弄回来而且还用了五百两黄金呢?”

  侍臣回答说:“(您)连死马都要花五百金买下来,何况活马呢?消息传出去,很快就有人把千里马给你牵来。”

  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好几匹千里马送到了国君手中。

  千金买骨典故3  【释义】用重金去买良马之骨。比喻求贤若渴。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燕策》。

  在战国七雄之中,燕国最弱小,因而常受邻国欺侮。昭王即位后想使国势强大起来,所以他励精图治,文治武力,想有一天报仇雪恨,但让他苦恼的是:燕国人材匮乏,缺少文武双全、勇猛无敌的良将。

  一次,他问谋士郭隗:“燕国因弱小才被欺凌,主要是缺少人才。你看用什么办法,能让天下有本领的人到燕国来施展才华呢?”

  郭隗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先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国君,非常喜欢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张贴告示,声称愿出一千两黄金买一匹好马,但是几年以后,仍然没有买到。国君对此深感奇怪。有一个侍臣向国君表示,他愿意带一千两黄金到各地为国君买马。国王同意了。

  侍臣从国都出发,走了好多地方才打听到千里马的线索,但待他赶到时,千里马已经死了。侍臣用五百两黄金买下那匹马的尸骨,带回来交给国君。国君一见被买回来的马骨头,觉得十分不理解,他问侍臣:“这就是你用五百金买回来的千里马?”

  侍臣说:“是的,大王。”

  国君问:“看来这确实是千里马的骨头,不然连半两黄金也不值。只是我不懂莫非千里马与寻常马的骨头有什么特殊差别?请你告诉我,这些马骨头对我有什么用?”

  侍臣说:“马骨头确实没用,我出这么大的价钱买下来,不过是向天下表示您真的喜欢千里马。连千里马的骨头,您都不惜重金收购,活的千里马,你会不要吗?我们只要在家坐等,一定会有人把千里马送上门来。”

  果然,没多久,就有好几匹千里马送上门来。

  昭王问:“请先生说明白点,我怎样才能觅到良才呢?”

  郭隗说:“你就拿我当马骨头好了。如果我被重用,还愁比我强百倍的人不来为您效力吗。”

  千金买骨典故4  【成语】:千金买骨

  【拼音】:qiānjīnmǎigǔ

  【解释】: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招揽人才的迫切。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载:战国时,燕国昭王励精图治,决心广纳人才的典故。

  【举例造句】:只需千金买骨,不怕没有人才。

  【成语故事】:

  战国时,燕国昭王继承王位。他打算招纳贤士兴振邦。他问郭隗:“你看如何才能找到有才能的人?”郭隗说:“让我给您讲个故事。”

  从前,有个国君愿用千金买一匹良马。可是三年过去,无人入宫献马。后来一位侍臣带了千金去寻求良马。他花了千金买回来的竟是一副良马骨头。侍臣说:“这样才表明国君寻求良马的诚意!”

  接着郭隗说:“大王招贤纳士,不妨从我开始。”

  燕昭王当即重用郭隗。果然天下贤士云集燕京。

  成语“千金买骨”形容迫切招聘天下贤人。

千金买马骨

上一篇:苏美尔王表是什么

下一篇:卯年是属什么生肖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