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胭脂凝叶子前面一句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鉴赏:李贺的不少诗历来让人费解,解说之分歧,多源于对其“言外之意”的不同体会,这首诗便是其一。从李贺生活的年代以及与这首诗有关的一些传说和记载来看,此诗很可能写的是朝廷与藩镇之间的战争。
诗开头四句主要写景。其实第一句不但写景,而且也是写事,“黑云”象征敌军,“黑云压城”比喻叛军如黑云般滚滚压来,写出了战争形势的紧迫。第二句写的是城内守卫的将士,他们的盔甲在日光下金光闪闪,耀眼夺目,此刻他们正守卫城池、严加防范。此句借日光来表现将士们的士气和勇气。诗人以“黑云”和“金日”来象征敌对双方,一抑一扬,状景含情,手法奇妙,立场鲜明。接下来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渲染战争气氛,描写悲壮激烈的战斗场面。第三句写深秋时节万物凋零,本已让人伤感,再加上两军对垒,号角鸣咽,战鼓擂响,不禁让人更感凄凉。第四句中的“夜”字与第二句的“日”字前后呼应,既体现了时间上由日向夜的转变,也表明战争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清冷凄惨的塞上寒夜,衬托出孤城被困的紧急情势,此句中的一个“凝”字,形象地描绘出边塞将士浴血奋斗的场景。
最后四句描写的是驰援部队的活动。第一句中“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写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以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效;“临易水”不但表明双方交战的地点,而且使人想起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暗示将士们已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接下来一句描写苦战的场面:将士们一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无奈夜寒霜重,**鼓也擂不响。最末两句引用战国时燕昭王在黄金台以重金招揽天下贤士的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为国牺牲的决心。